《中国图书文化史丛书》总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图书文化史丛书》总序      我是一个不好写序的人,尤其不喜欢代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代序却一开卷就看见一大番颂扬,仿佛名角一登场,满场就大喝一声采,何等有趣。倘是戏子,就得先买许多留声机,自己将‘好’叫进去,待到上台时候,一面―齐开进来。”(《准风月谈?序的解放》)。为了回避“吹鼓手”“戏子”之嫌,我决意不为“代序”,因此得罪了一些人,包括我指导过的几位博士生。不过,经过解释,博士生们已经理解了我的初衷。导师为博士生写序,似乎成为一种“专利”,我愿意放弃这种“专利”。这篇序言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当了“主编”,总要讲几句话。   人们常用“图书大世界”形容图书之多。的确,世界充满图书,图书充塞世界,图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类生活在图书的层层包围之中。人们常用书山、书海、汗牛充栋、恒河沙数、连窗委栋、擢发难数、积如丘山等词语形容图书之多,一点儿也不过分。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读书的大国,众多褒贬不一的“读书迷”,有五花八门的称号,清张培仁《妙香室丛话》卷六云:   汉世目郑康成为“经神”;何休为“学海”;晋杜预为“左传癖”,人目之日:“武库”,言胸中无所不有也。江裙目许懋为“经史笥”;梁世目任防为“五经笥”;褚遂良目谷那律为“九经库”;又目虞世南为“行秘书”,皆美其淹识群书也。至傅迪好读书而不解其义,刘柳惟读《老子》,迪每轻之,柳日:“卿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矣。”唐李善淹贯古今,不能属辞,人号“书簏”;齐陆澄世称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不就,王俭戏之日:“陆公,‘书厨’也。”似犹有讽焉。他如宋宜黄李鄂,文学浩博,人号为“书厨”;福清郑格,博闻强记,时亦号“书厨”;莆田李纲,通诸史百家,人亦目为“书厨”;通州张大中,群经百氏,一览不忘,人目为“黑漆书厨”;邛州吴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人目之为“立地书厨”;明武进陈济,六经子史、无不究竟,时称为“两脚书厨”;南海唐奎,遍览诸书,称为“唐书柜”。或有过誉,要皆美词也。   随便打开一部词典,就会出现由“书”组成的关键词滚滚而来,如:书卷、书帙、书城、书籍、书笈、书笥、书香、书院、书袋、书钞、书桌、书台、书种、书影、书录、书虫、书囊、书楼、书厄、书跋、书口、书脊、书缝、书祸、书价、书史由图书而命名的斋堂室名也很多,如读书堂(司马光)、?书阁(叶梦得)、万卷楼(尤袤)、野史亭(元好问)、汲古阁(毛晋)、赖古堂(周亮工)、士礼居(黄丕烈)、思适斋(顾广圻)、十驾斋(钱大昕)、积古斋(阮元)、四当斋(章钰)、双鉴楼(傅增湘)、瓜蒂庵(谢国祯)甘桁著《斋名集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版)著录的1000多个室名大多都与图书有关。与图书有关的行业也很多,如书店、书铺、书局、书肆、书林、编撰家、出版家、发行家、藏书家、校勘家、辨伪家、辑佚家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少生意都和图书有关。与图书有关的故事也很多,如囊萤、警枕、映雪、三余、三上、推敲、祭书、断织劝学、凿壁偷光、一字之师、著书自娱、露钞雪纂、断齑划粥、十年磨一剑、三年不窥园、头悬梁、锥刺骨詹文元等编《勤学成才故事160个》(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讲的都是与图书有关的故事。该书第76则故事云:唐代武后年间,河阴有位叫郗珍的人,家贫如洗,但酷爱读书。晚上没有灯光,不能读书,非常苦闷。突然发现富户邻居的墙角有一线灯光,郗珍便仿照汉代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把透光的缝隙凿大,趴在地上读书,津津有昧。后来,邻居发现了这个秘密,一纸诉状把郗珍告上官府,诬称郗珍意欲盗窃财物。郗珍实话实说,称自己为了借光读书,并无它意。县官康廷芝亲自审理此案。他经过调查研究之后,作出一审判决,他在《对求邻壁光判》中说:   郗珍荷衣横带,缉柳编蒲,有贱赢金,将希片玉。南都自富,北郭实贫。殊谢梁鸿,不求因热。乃如苏季,愿借余光。已接武于匡衡,方齐纵于宁越。室仞非邃,未窥夫子之墙;纺绩可兼,辄凿邻人之壁。情非窃伏,事涉穿窬。抑有前闻,宜征故实。请从按记,不合论辜。(《全唐丈》卷260(《康廷芝》)   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我的家乡: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广武,因在黄河南岸,唐称河阴县。与图书有关的学问更是多如牛毛、如周易学、尚书学、诗经学、三礼学、春秋学、史记学、汉书学、尔雅学、本草学、水经学、通鉴学、文选学、四库学、红学、经学、史学、子学、编撰学、版本学、传播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阅读学、目录学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研究向细密发展,学中有学,学又有学,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匮矣。   历代图书知多少?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就拿线装古籍来说,我在《中国古籍版本学》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中曾经进行过一次粗略统计,共得线装书174380种,去其重复(还有少数现代著作、平装图书等),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