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董事会治理研究国际比较与启示.docVIP

关于董事会治理研究国际比较与启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董事会治理研究国际比较与启示

关于董事会治理研究国际比较与启示   [摘 要]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从董事会规模、结构、行为等角度对董事会治理研究进行了国际比较,结论是国内外学者对董事会治理的研究较多集中在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但所持观点却存在较大分歧;实证研究多于规范研究;关于董事会治理的成型的经济理论还很有限。   [关键词] 董事会治理;国际比较;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8)05-0020-03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是为保障董事会科学决策与监督和促成其高效运行而对董事会形成、组织、运作、效率以及董事履行职责所作的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1]。20世纪中期,国外许多学者如沃尔特?J?萨蒙、戈登?唐纳森、约翰?庞德等都已经开始关注董事会治理。中国关于董事会治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相关研究进行国际比较,有助于了解国外的研究动态,供国内研究借鉴,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      一、国内外关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的研究      许多学者对董事会规模大小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董事会规模究竟多大才是最优的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沃尔特?帕克爵士(Sir Walter Puckey,1969)认为最有效率的董事会规模是6~8人。著名管理学家哈德罗?孔茨(Harold Koontz)认为董事会成员数目限制在13人以内是有道理的。诺斯库特?帕金森(Northcote Parkinson)教授证实当董事会人数介于19~22人之间时会出现“无效合作”(彼此争斗的小团体将在董事会内部出现,他们激烈争夺原来属于董事会的职责和权力)现象。马丁?利普顿和杰伊?洛尔施(Martin Lipton and Jay W.Lorsch,1992)较早从理论角度提出应限制董事会规模,认为通常情况下董事会规模最好为8~9人,最大不应超过10人[2]。   Yermack(1996)、Eisenberg,Sundgren and Wells(1998)、Lodereer and Peyer(2002)、Postma van Ees and Sterken(2003)、Y.T.Mak and Y.Kusnadi(2005)、孙永祥和章融(2000)、宋增基,张宗益(2003)、刘玉敏(2006)等学者通过对美国、芬兰、英国、法国、荷兰、丹麦、意大利、瑞士、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公司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表明,各国董事会规模的均值虽然相差较大(4~19人),但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均呈现负相关;S.Beiner,W.Drobetz,F.Schmid and H.Zimmermann(2003)、郑文坚(2004)、聂磊光(2005)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于东智和池国华(2004)、曲丽清和潘劲(2006)研究结论是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叶亚飞(2005)、宋洪吉(2006)则认为董事会规模与经营绩效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二、关于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的比较研究      詹森(Jensen,1993)认为,美国大公司的董事会在20世纪80年代都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董事会结构不合理,指出董事会结构对于董事会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关于董事会结构与公司业绩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的设置状况与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方面。   1. 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的研究   西方学者关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一问题存在着激烈争论。赞成两职合任者认为,企业有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增强了公司管理中行动与期望的一致性,减少了董事会成员间的争执(Alexander et al,1993)。反对者认为两职合一削弱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并弱化了董事会对经理层实行监督与控制的力度(Lorsch and Maclver,1989);两职合任是决策管理与决策控制独立性缺乏的标志,组织将会因此在生存竞争中受到损害(Fama and Jensen,1983);两职合任下,很难保证董事能诚实评估企业的业绩,这将影响组织的长远发展(Carver,1990)。在实证研究方面,主要有3种研究结论:Donaldson and Davis(1991)、Mallette and Fowler(1992)、Cannella and Lubatkin(1993)、Boyd(1995,处在高度变化行业中的公司)、 James A.Brickley,Jeffrey L.Coles(1997)[3]、W.Gary Simpson,Anne E.Gleason(1999)、Alexander Dehaene Hubert Oo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