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桑植县蔬菜产业科学发展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桑植县蔬菜产业科学发展思考

关于桑植县蔬菜产业科学发展思考   摘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方法,分析了桑植县蔬菜产业现状、潜在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蔬菜产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优势;问题;发展思路;湖南桑植   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1-0139-02      为切实推进桑植县蔬菜产业科学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蔬菜真正成为产业扶贫的优势产业,根据桑植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于开展“科学发展与打造产业和生态文化精品,构建活力帅乡魅力歌乡”大调研活动的具体要求,县蔬菜办组织力量,深入蔬菜重点乡、村、组及龙头企业、蔬菜产业合作组织、蔬菜大户,广泛征集意见,就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桑植蔬菜产业科学发展进行总结。   1蔬菜生产基本情况   桑植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3 666.67 hm2,自2005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县蔬菜办的正确引导下,全县商品蔬菜发展较快,其中2005年全县商品蔬菜种植面积666.67 hm2,2006年800 hm2,2007年933.33 hm2,2008年1 093.33 hm2,2009年1 146.67 hm2,全县商品蔬菜基本形成了以“高山蔬菜”、“订单蔬菜”、“城镇蔬菜”为骨干的蔬菜产业格局。基地主要分布在白石、西莲、天星山、澧源镇、洪家关、利福塔、桥自弯、凉水口等20个乡镇。商品蔬菜生产采用“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订单+农户+标准化生产”及农户自产自销等模式运作,全县现有蔬菜龙头企业2家(永丰公司、天星农牧公司),蔬菜生产大户9个,对全县商品蔬菜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目前,全县商品蔬菜种植规模仍然很小,商品蔬菜所占蔬菜生产总面积比例仍然很低,蔬菜生产效益不够稳定,蔬菜在全县还没有真正形成优势产业。   2蔬菜生产的有利条件   桑植县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农业县,境内山恋重叠,地貌类型多样,海拔呈梯度发展,位于西北方向八大公山斗蓬山海拔1 890.4 m,为全县第一高峰。位于东南娄水出口的竹叶坪乡柳杨溪海拔154 m,与北部八大公山遥相呼应,全县整个地势呈北高南低,垂直差异大,梯带气候十分明显,非常适宜蔬菜产业的立体发展。   根据全县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的差异规律及各类生物对生态条件的适应范围,全县可分为低梯带、中梯带、高梯带3个梯带区。低梯带是指海拔500 m以下地带。地处南部丘陵及河谷沿岸的岗坪区,可利用耕地面积为8 994.2 hm2,主要土类为红壤。年平均气温16.0~16.5 ℃,≥10 ℃活动积温4 800~5 200 ℃,年日照时数1 340 h,无霜期275 d,降水1 400~1 600 mm,如陈家河、凉水口、两河口、廖家村、上洞街、利福塔、澧源镇、瑞塔铺等乡镇。低梯带区域光热资源丰富,对喜温喜光蔬菜生长有利。中梯带是指海拔500~800 m地带。可利用耕地面积8 945.46 hm2,土壤一般为黄壤。年平均气温15.0~15.6 ℃,≥10 ℃活动积温4 520~4 800 ℃,年日照时数1 000~1 100 h,无霜期250 d,降水1 500~1 700 mm,如官地坪、麦地坪、桥自弯、龙潭坪、五道水、细沙坪等乡镇,中梯带区域光热资源比较丰富,适应各类蔬菜的生长。高梯带是指海拔800 m以上的地带。可利用耕地面积8 181.9 hm2,土壤为黄棕壤,年平均气温12 ℃,≥10 ℃的活动积温3 200~4 520 ℃,年日照时数900~1 000 h,降水1 600~2 300 mm,无霜期220 d,如八大公山、四门岩、五道水、天星山林场、白石、西莲等地,这一区域光热资源不足,冷凉气候明显,最适宜喜冷凉气候蔬菜生长。   3蔬菜产业发展定位   3.1高梯带   根据高山夏秋冷凉小气候特点,可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将秋冬生产的蔬菜,在高山进行夏季反季节生产,如白菜、萝卜、甘蓝、花菜、莴苣等秋季才能生产的蔬菜。也可大力发展喜温而不耐高温的蔬菜,如夏四季豆、夏黄瓜等蔬菜。全县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潜力巨大,但因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产品商品率低、交通运输条件差、龙头带动力弱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全县高山反季节蔬菜还没有形成优势产业。   3.2中梯带   中梯带区域光热资源比较丰富,适宜各类蔬菜生长,但要突出地域特色,发展特色蔬菜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红线椒。指在海拔600~800 m区域,发展红线椒具有很大优势,主要表现为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二是大力发展加工蔬菜。适于加工的蔬菜有甘蓝、芋头、生姜等蔬菜。加工蔬菜追求的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不是上市的迟早。三是大力发展蔬菜种子生产。蔬菜种子产业的经济效益在蔬菜产业领域一直处于领先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