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声传译中顺译法之探析
同声传译中顺译法之探析
摘 要 由于同声传译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在同传过程中口译时间的紧迫性和译语生成的连续性对译员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这就对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试从同传的认知负荷模型入手,探析“顺译法”这一口译技巧对时间和精力双重压力下同声传译开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同声传译 同传认知负荷模型 顺译法
一、引言
同声传译指的是几乎同步地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把源语(source language)所表达的信息,以与源语发言人几乎相同的速度表达出来的一种口头翻译形式。在同传过程中,译员坐在特制的翻译箱(booth)里通过麦克风翻译出去,听众利用耳机便可接收到翻译内容。由此看来,同声传译即时性的特点十分突出,同传译员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源语接收、理解、双语转换、表达等信息处理活动。因此,同声传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高强度双语活动,实际上它要求译员“一脑多用”,即边听,边记,边思考,边翻译。简言之,译员须具备“闪电般的思维”。
同声传译中目的语信息与源语信息的几乎同步出现决定了译员不可能等到接收完了完整的信息后才开始翻译。倘若译员在译语生成阶段对源语信息结构做出较大调整,势必会加大脑力负荷,从而妨碍同传的顺畅进行。因此,为减轻理解和记忆负荷,也为从容跟上讲话者的节奏,译员要尽可能缩小译文与原文之间的时间差。为此,译员最好根据原文的顺序把句子切成若干个意群,再将译文自然地粘合起来,促使译员合理分配精力以及高度集中注意力,以确保译文的质量。
二、从同传的认知负荷模型谈“顺译法”的必要性
同传的过程是一个多任务处理过程,译员完成任务的目的在于实现“一心多用”和“全神贯注”的完美统一。针对同传的这一特性,认知心理学家Eysenck和Keane提出了SI=L+P+M+C的模式,即同声传译可被视为一个由听解分析L,言语生成P,短时记忆M和协调作业C组成的流程。C是协调另外三项作业所必须的。对此,著名口译学家丹尼#8226;吉尔博士(Daniel Gile)在上述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提出了同传认知负荷模型(The Effort Model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将同传中的脑力加工流程深化为TR=LR+MR+PR+C,即同传的脑力能量总需求为听解分析、短时记忆、言语生成及协调作业加工能量需求的总和。虽然几项作业在同传过程中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但基于口译过程的动态性,它们又绝非简单意义上的叠加,而是资源互补,相互作用的。因此,Gile进一步阐释到,要确保同传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
(一)TRTA。
对加工能量的总需求不能超过可利用的总加工能量。
(二)LRLA。
对听解分析作业的能量需求不能超过可用于该作业的加工能量。
(三)MRMA。
对短时记忆作业的能量需求不能超过可用于该作业的加工能量。
(四)PRPA。
对言语生成作业的能量需求不能超过可用于该作业的加工能量。
(五)CRCA。
对协调作业的能量需求不能超过可用于该作业的加工能量。
由此看来,若同传过程中对各项作业加工能量的总需求超过译员所能利用的总加工能量,译员便无法顺利开展口译工作。此外,每个单项作业的加工能量也要求应该小于译员所能利用的、可用于该作业的加工能量。只有这样,译员在受时间与精力分配的制约下才不会疲于翻译甚或乱了阵脚。而“顺译法”原则上不会改变源语的初始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脑力负荷,实现了能量的合理分配。译员可以按照接收源语信息的结构顺序,先听到的先译,后听到的后译,从而节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把有限的认知资源分配给脑力加工作业中需要的环节,实现有效的翻译。“顺译法”在同传中的使用更能突显其优越性和必要性,因为同传不像交传那样有时间借助笔记对句型结构做较大调整,更不能像笔译那样有足够的余地看完全文后再翻译,字斟句酌,反复揣度。同传中,译员一方面要做到一心多用,另一方面又要全神贯注,听、析、译各项任务要达到和谐的统一,而顺译中保持结构对应的形式恰好能帮助译员节省时间,缓解压力。
三、“顺译法”在同传中的具体应用
由于同传译员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两种语言在表达顺序和句式结构方面的差异,所以同传中顺译法或称“顺译驱动”(linearity)需要依靠一些手段来加以实现,如分割、增补、词类转换等。
“分割”是指将原文切割成数个意群进行翻译。例如,
It has been 20years/since I first came to Shanghai/on my first visit to China/when I stayed in Jinjia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196】82页PPT农业集团企业信息化总体解决方案(豪华版).pptx VIP
- 2025至2030自动焊接机器人系统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热现象单元练习题.doc VIP
- SMTC 5 320 040 与空气接触橡胶材料要求(20130531).pdf VIP
- 酒厂(白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doc VIP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pdf VIP
- 2019年上海科技大学991数据结构与算法硕士研究生考试真题.pdf VIP
- 职业中等学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英语 第一册(五年制高职)课件全套 Unit1 A New School---Unit8 Time to Celebrate.pptx
- 四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讲稿-三角形和四边形-图形稳定性的应用--精品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