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文献学内涵与意义
古文献学内涵与意义
古文献学是关于古文献阅读#65380;整理#65380;研究和利用的学问,古文献就形式而言,包括语言文字和版本形态,涉及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和古籍版本#65380;目录#65380;校勘#65380;辑佚#65380;辨伪#65380;编纂学等#65377;就内容而言,分具体和抽象两个方面,具体方面包括人物#65380;史实#65380;年代#65380;名物#65380;典制#65380;天文#65380;地理#65380;历算#65380;乐律等,涉及自然和社会#65380;时间和空间诸多方面的考实之学;抽象方面主要指思想内容,需要结合语言文字和具体内容由浅入深地剖析探求#65377;按学术性质来分,古文献学又分考据学和义理学,有关形式方面的文字#65380;音韵#65380;训诂#65380;版本#65380;目录#65380;校勘#65380;辑佚#65380;辨伪诸学以及有关具体内容的考实之学均属考据学,有关思想内容的剖析探求属于义理学#65377;从古文献的利用角度来看,涉及古文献的搜集#65380;甄辨和对内容的正确理解;搜集#65380;甄辨与目录#65380;版本#65380;校勘#65380;辨伪#65380;辑佚有关,对内容的正确理解与语文解读#65380;内容考实#65380;义理辨析有关#65377;古文献学不仅对古籍整理研究有指导作用,而且是全部中国古代学科即所谓国学的基础#65377;
[关键词]古文献;古文献学;考据;义理;古代学科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6)08-0007-010
孙钦善(1934―),男,山东乳山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兼儒家典籍与儒家思想研究跨学科博士生导师#65377;(北京 100871)
一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65377;在这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宝库中,以汉语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献典籍一直流传不断,占据重要地位#65377;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一般所说的中国古文献,实际指汉语古文献,本文论及的古文献,亦沿用此含义#65377;
古文献学是关于古文献阅读#65380;整理#65380;研究和利用的学问#65377;我国不仅有丰富的古代文献典籍,还有着不断整理#65380;研究和利用这些文献典籍的悠久历史,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产生了有益的方法和理论,逐渐形成了完整#65380;科学的古文献学#65377;中国古文献包括传世古文献和出土古文献,但以前者为主体,因此古文献学的研究对象虽然涵盖两方面,并且产生了两方面结合#65380;互相印证的“二重证据法”,但历来侧重于前者#65377;两者在古文献学上的内涵基本相同,而出土古文献有其特殊性,即在文字考释和材料拼合上,难度更大#65377;
古文献学内涵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古文献学的完整#65380;系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过程#65377;早在西汉,刘向校理群书有所谓“校雠”之说(《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别录》),本指校勘#65377;后来演为校雠学,指校理群书#65380;进行编目,已包括校勘学和目录学两方面的内容,见郑樵《通志?校雠略》及章学诚《校雠通义》#65377;汉代又有“文章”或“章句”与义理相对之说,如刘向《晏子叙录》:“其书六篇,皆忠谏其君,文章可观,义理可法#65377;”王充《论衡?谢短》:“夫儒生之业五经也,南面为师,旦夕讲授章句,滑习义理,究备于五经可也#65377;”可见汉代考据学与义理学已有分野#65377;宋代对此有进一步认识,如本时期古文献学集大成者朱熹考据与义理兼重,言论甚多,如说:“读书玩理外,考证又是一种工夫#65377;”(《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答孙季和》)又说:“才老(吴?B)于考究上极有工夫,只是义理上看得不仔细#65377;”(《朱子语类》卷七八)至清代,学术史已发展到更自觉的阶段,学者们非常注意总结学术的类别和经验,对于古文献学的全面内容以及考据学与义理学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得更加明确#65377;如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序》中认为治经与治史之法“小异而大同”,均有义理和考据两方面的问题,应以考据为重,不必“空执义理以求之”,考据又包括校勘和考释的内容,他说:“经以明道,而求者不必空执义理以求之也,但当正文字,辨音读,释训诂,通传注,则义理自见,而道在其中矣#65377;……读史者不必以议论求法戒,而但当考其典制之实;不必褒贬为与夺,而但当考其事迹之实,亦犹是也#65377;”又如戴震,更明确地指出考据与义理的关系以及考据的具体内容和义理的探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党务工作者应知应会问答.pdf VIP
- 校服供货服务方案.docx VIP
-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精编版.pdf VIP
-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练习.docx VIP
-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单元教案 .pdf
- 2.3.1喀斯特地貌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pptx VIP
- YB∕T 4968-2021 冷轧钢带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ocx VIP
- 硬笔书法系列《硬笔书法指导》.ppt VIP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pdf VIP
- 上班族心理健康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