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谚语管理智慧
台湾谚语管理智慧
大家都知道,台湾话(或称闽南话)是中国最古老的一支汉语系统,几千年前,现在讲闽南话的汉民族早就在黄河洛阳的中原地区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业生活。
魏晋南北朝以降,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中原,造成河洛一带人士大量迁徙,辗转南迁,最后定居在福建、广东等岭南地区。在这期间,北方语言却融合了游牧民族语言之特色,几经变化的结果形成现今的国语―北京话系统。而闽南话却因此而保存了大量的古音,闽南话有八音,「八音伴奏,闹热滚滚。」
先人渡台谋生,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我祖萧辉振(辉振公原乡为福建漳州府南靖县书洋乡,萧姓书山派下第十一世)于康熙、乾隆年间渡海来台也有二、三百年,在披荆斩棘的拓荒岁月当中,历经了艰辛困苦的生活煎熬。也在痛苦的体验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智能、喻说讽劝、精辟简白的谚语,丰富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词汇,解释了人们对事务的看法,也规范了人们生活作息的准则。
记得小时候,每遇有乡人生活潦倒,想寻求短短见解脱时,乡中先辈就安慰他说:「一枝草,一点露;天无绝人生路。」有人推销做生意,长辈就鼓励他做生意要:「卖茶的讲茶芳,卖花的讲花红」(芳是指香的意思)。像这样以通俗短简、言简意赅的几句话,就能点醒当事人的疑惑。
我担任管理顾问职务十几年,每每有机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会议。在会议中,与会者有时候会为了一件事情而争得面红耳赤,「歹面相看」时,老板适时的讲出一句话:「不要『牛稠内斗牛母』、『相让食有?ぃ?相抢食无份』」(牛稠是指牛舍的意思;?な侵甘O碌囊馑迹┑燃妇浠埃?就化解了与会人士的尴尬气氛。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生产与分配平衡的科学,如今台湾生产没有问题:但分配问题却层出不穷,正应了那句台湾谚语:「分袂平,打到二九瞑。」(袂平是指不公平的意思)当前的政治、劳资与社会纠纷不正是如此吗?台湾的古早谚语反映出民族智能、经验、知识的特性,将之应用在现代管理理念中,使古老的语言披上一层现代化的诠释外衣,重生在现代的管理舞台上,以此解释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或现象,或许可以称为「台湾式管理」吧。
组织管理与制度
一般而言,以台湾谚语来解释组织管理与制度,可分为下面几大类:
台湾谚语有「一盘鱼脯全全头」的生动描述,很贴切地表达出中国人「一盘散沙」似的门户之见与各自为政的想法。大家都想「宁为鸡首不为牛尾」,谁也不服谁,正是妨碍企业组织制度与团队精神的最大阻力。所以这句话的用意在教导人们要摒除陋习,尊重组织的领导,而且是一元化的领导,才不会造成国中有国,党中有派系,否则「一只牛剥双领皮」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组织的效率会大打折扣。
因此,在组织设计上,职位、职务要明确,制度流程要合理化,才能「顶司管下司,锄头管畚箕」,一个清楚、明确、一目了然的组织体系,才能顺利运作,使员工处理日常作业时有所遵循。
台湾谚语在管理方面的想法很先进,例如「会晓打算,较赢块走趁。」(走趁是指去赚钱的意思),说明事先规画的重要性,不然「过时卖历日」、「十五月亮十六圆,过时月饼不值钱」,会让人家养成「紧事宽办」、「紧纺无好纱,紧嫁无好大家」(大家是指婆婆的意思)的慢吞吞现象,忽略了时机(Timing)之掌握与管理。要想创造商机,就要做好各项年度、月度目标与行动方案(Action plan),而且要有「新年头,旧年尾」的计划与检讨观念,否则「新娘轿扛到,才想要绑脚」,那就为时已晚。如果脸上挂着一副「时到时担当,无米才煮蕃薯汤」的消极作法,迟早会被企业淘汰的。这与我在辅导企业时经常苦口婆心讲的一句话:「一日之计在于晚上,一年之计在于冬天」,其管理意涵有异曲同工之妙。
营销与推销管理
台湾谚语在营销与推销管理方面的描述令人动容,例如「戥头是路头」,是一种公平交易、以客为尊、消费者导向的营销理念;又如「无赊不成店,赊人会倒店」,则是强调创造商业信用与授信管理的重要性;「长帐短会」、「欠帐走主顾,收帐掠主顾」(掠是抓的意思)、「送货是徒弟,收帐才是师傅」等等谚语,则在告诫做生意应加强帐款回收管理,要经常对帐,努力做好帐龄分析,不仅要会推销产品,更要懂得收款的技巧,把销售与收款绑在一起,体现出现代营销管理中的「完全销售与完全回收」的管理理念。谁说台湾话落伍呢?
「买卖算分,相请无论」、「亲兄弟,明算帐」是指经营企业要公私分明,不能太过于人情化,以避免企业经营受到人情包围,而出现管理上的问题;「籴米卖布,趁钱有数」,是指一点蝇头小利,本已赚得很辛苦,再折价优待,便宜出售,那么经营事业就好像「乌龟爬山壁」一样,不但艰苦难堪,也不符合现代营销的利润导向观念也。话说回来,买卖不打折,附赠东西总可以吧!这就是台湾人最擅长的生意促销手段,在菜市场买菜,店老板总是「郁郁在心底,笑笑陪人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