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两种吸痰方法效果观察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两种吸痰方法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的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 将30例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吸痰方法吸痰,即将吸痰管无负压的情况下缓慢插入气管深处,当到达气管深处再打开负压一边吸一边提起旋转退出。观察组从气管切开人口即开始吸引,边插边吸引,到达气管深部后上提1 cm再缓慢边上提边吸引,直至痰液吸净,即至始至终都有负压。观察指标:①肺部感染;②spo290%(吸痰过程中);③黏膜损伤(吸痰时血痰或出血明显);④日吸痰次数。 结果 两组肺部感染、spo290%、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日吸痰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吸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 吸痰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c)-0055-02
烧伤后吸入性损伤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碳化,造成患者呼吸困难、窒息,气管切开术是有效的临床抢救手段[1]。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效吸痰是临床护理重要工作之一。因吸入性损伤病人气管黏膜已有损伤,要求吸痰时既要有效的将痰吸出,又要防止吸痰时受损黏膜被撕脱以及撕脱后的出血、气道阻塞。因此,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的吸痰方法一直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探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的有效的吸痰方法,1998年2月―2010年1月该院针对吸入性损伤病人气管黏膜的特点,采用从气管切开人口即开始吸引,边插边吸引,达到气道深部后上提1 cm再缓慢边上提边吸引,左右旋转,直至痰液吸净,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对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0~60岁。烧伤面积10%~90%。吸入性损伤程度和黏膜损伤程度诊断参照杨宗城[2]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病史、临床四主征(声嘶症状、缺氧症状、呼吸道症状、低氧血症)确诊。中度吸入性损伤28例,重度吸入性损伤2例。气管切开时间 14~30 d。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
1.2 方法
1.2.1 吸痰方法 根据患者痰鸣音、肺部听诊、血氧饱和度、患者主诉及时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法,将吸痰管反折在无负压下的情况下缓慢插入气管深处,遇阻力后,松开反折部分边吸痰边旋转吸引退出。观察组患者每次吸痰时先吸取气管套管口的痰液,再边插边吸引,将吸痰管缓慢插入,达到气道深部后,在遇到阻力时反折无负压下的情况下上提1 cm,再开放负压缓慢边提边吸引,直至痰液吸净。两组均备气管切开无菌盘,常规放置2个治疗碗(分别注明冲洗口鼻用、冲洗气管用),2把镊子,一个弯盘。备用吸痰管数根(吸痰管前端及侧面各有1个吸孔),为白色透明硅胶管,型号为4 mm 4Fr12×420 mm ,一般其直径不得超过气管内套管口径的1/2。每次吸痰时间均不超过15 s,2次吸痰间隔时间3~5 min。吸痰前气管内滴药2~3滴,吸痰前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试吸水(冲气管治疗碗)并起到润滑作用。两组均采用150 mmkg中心负压吸痰。吸痰过程中给予患者低流量持续氧气吸入,1~2 L/min,在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面色、血氧饱和度、患者有无恶心、刺激性呛咳是否剧烈等。严格执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吸痰时操作者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两组病人吸痰管只限用1次。无菌盘每4 h更换1次。两组病人吸痰前均配合翻身叩背,并鼓励病人主动咳嗽,以利于痰液的排出。吸痰管可深入气管,甚至可达隆突,以便吸净气道内分泌物和脱落的坏死黏膜。[3]每天根据医嘱给予0.45%生理盐水20 mL,糜蛋白酶一支,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0.45%生理盐水湿化的效果优于0.9%的生理盐水,因为0.9%的生理盐水进入呼吸道,水分很快蒸发,盐分沉积肺泡及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肺水肿[4]。糜蛋白酶是一种蛋白溶解剂可使痰液中的蛋白溶解,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有利于减轻气道黏膜的水肿。保持病房湿度60%~70%,特别是冬季使用空调时,必要时使用加湿器。有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5]。
1.2.2 观察指标 ①肺部感染:诊断依靠症状发热、白细胞升高、X线胸片;②SPO290%(吸痰过程中);③黏膜损伤(吸痰时血痰或出血明显);④日吸痰次数(10次/d)。
1.3 统计方法
对数据采用χ2检验,应用软件SPSS8.0分析处理数据。
2 结果
观察组日吸痰次数、肺部感染、SPO290%、黏膜损伤均低于对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版VDA6.3-2023过程审核精品教程(培训课件).pptx VIP
- 委外核销调整过滤不到单据.pdf VIP
- 聚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Fronius伏能士 TPS 270i C Pulse MIG.MAG电源操作手册.pdf VIP
- 警航无人机培训试题复习测试附答案.doc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影响因素.docx VIP
- 2025福建莆田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企业员工30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pdf VIP
- (新版)城管协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Premiere视频编辑案例教程第2版(Premiere Pro 2020)PPT完整全套.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