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记录存储方式研究与应用.docVIP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记录存储方式研究与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记录存储方式研究与应用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记录存储方式研究与应用   摘 要:在频繁的土地变更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历史数据对于数据挖掘分析、政府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在传统的全状态记录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简洁的特殊状态记录模式,减少了冗余数据的产生,简化了变更记录,同时优化了历史回溯等功能.??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变更; 状态; 历史回溯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497(2011)02-218-05      BAO Hang\|cheng????1,2??, FANG Lei????1,2??, LIU Ren\|yi??2, ZHANG Feng????1,2??, LIU Nan??1   (1. 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 of GI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2. Depart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orage way of land use change record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 2011,38(2):218-222   Abstract: Frequently changes of land use produce a large amount of historical data which are valuable to data mining analysis and governments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full\|state recording mode, the special\|status recording mode is proposed, by which the redundant data is reduced, the change records are simplified, and also the history tracing and other function are optimized.   ?お?Key Words: land use; change; state; history tracing   ??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越来越频繁,这些变化既包括地块空间位置的变化,也包括地块属性及权属的变化.为满足各项管理工作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要求,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纷纷开展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工作,建立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确保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延续性和现势性,很多地区建立了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模块是该类系统的核心部分.   频繁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对于数据挖掘分析和政府决策支持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了存储和管理这些历史信息,研究者开发了许多时空数据库模型,它们提供了完善的时空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机制,以便进行历史回溯和预测分析.本文将在现有的时空数据库模型基础上,探讨在时间维度上减少数据库冗余的途径.   1 时空数据库在管理历史数据中的应?び?   时空数据库是包括时间和空间要素在内的数据库系统,可以说是时间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的统一体.时空数据库与一般空间数据库的最大不同是它不仅包含“空间”(或几何)概念,而且在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增加时间要素,构成多维、动态数据库[1].关于时空数据库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时空数据库模型.   LANGRAN提出了快照(Snapshot)模型和时空复合(STC)模型.快照模型通过在图层上增加时间戳来把时间信息和空间数据模型结合在一起,是最简单的时空数据模型,但数据冗余量较大,而且不能直接记录变化信息.时空复合模型是指时空间中的每一条直线投影到一个空间平面上,彼此相交,从而形成多边形网眼,每一个网眼多边形都具有自己的属性.该模型支持多种类型的时空查询,但对时空行为和时空关系的查询存在困难.YUAN M提出了三域模型,将语义、时间、空间分别表示,通过三者之间的联系来描述地理处理和地理现象.TRYFONA以实体关系(ER)模型为基础,提出时空实体关系(STER)模型[2-3].   我国学者在时空数据库模型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献[3-4]等分别对基态修正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了不同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