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文学与文化独立意识
摘 要: 殖民地时期美国文学表达了殖民者摆脱传统束缚和创建新世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它们提出了创建“山巅之城”的宗教理想、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和福利社会的理念。这些思想和理念是殖民者寻求文化独立的意识表达,也是其构建美利坚民族文学和文化的尝试。
关键词: 殖民地时期 美国文学 文化独立
长期以来,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文学被认为乏味的宗教文学,在传统美国文学史上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虽然这些作品大多是以清教传统为主的游记和日记,但不乏有关殖民地社会面貌和风土人情的重要著作。本文以这些著作及产生社会背景为基础,通过探讨殖民地时期的宗教理想、政治思想及资本主义经济理念分析殖民地时期的文化独立意识。
一、文化的概念
在探讨殖民地时期的文化独立意识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本文使用的“文化”概念做说明。“文化”一词是世界上最难界定的词之一。一般说来,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信仰、艺术和道德等)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诸如政府、政党、社团、法庭和学校等)。另外,罗伯特?克鲁顿在力作《美国文化简史》序言里写道:“美国文化是基督教、资本主义和民主的独特混合体。”[1]鉴于此,本文将采取狭义的文化定义,以克鲁顿教授的美国文化论断为框架探讨北美殖民地时期美国文学中的文化独立意识。
二、宗教理想
清教徒是当时从欧洲到北美殖民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反对英国国教,主张简化宗教礼仪和净化教会。为了上帝的荣耀,他们都带着建立新“伊甸园”的梦想来到北美大陆。约翰?温斯洛普 (John Winthrop) 就属其中一个。1630年,被选为未来殖民地总督的温斯罗普在其乘坐的 “阿贝拉号”(Arbella)上发表了题为《基督仁爱的光辉典范》(A Model of Christian Charity)的布道演说。温斯洛普说:“我们将成为山巅之城,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我们;因此,如果我们在实现这一事业的过程中辜负了我们的上帝,致使上帝不再像今天这样帮助我们,那么,我们终将只给人们留下一个故事并成为全世界的笑柄。”[2]P177在温斯洛普看来,在北美殖民地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座“山巅之城”(City upon a Hill)。这座城是一个神圣的社区,城里的人们互爱互助。后来随着新英格兰地区的日益世俗化,他的宗教理想未能实现。但是,温斯罗普建立“山巅之城”的理想却是对未来美国的象征建构,为美国自治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政治思想
1492年哥伦布发现北美“新大陆”后,欧洲列强便开始了对美洲的殖民和领土争夺。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詹姆斯敦,之后英国殖民者陆续来到北美拓殖。他们在北美“新大陆”提出了许多对后来美国民主制度建立有重要影响的政治主张。
值得注意的是,最先到达当时新英格兰地区的殖民者不是清教徒,而是一些于1620年抵达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朝圣者(pilgrims)。根据威廉?布拉德福特(William Bradford)所著的《普利茅斯垦殖史》(Of Plymouth Plantation)的记载,他们起初是从英国迁往荷兰的信徒。在弗吉尼亚殖民区的邀请下,他们乘 “五月花号”船从荷兰向美洲驶去。结果,由于风向变化的原因,他们于1620年11月11日在普利茅斯的科德角而不是在弗吉尼亚登陆。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这些朝圣者登陆之前就在“五月花号”船上起草了一个简短的声明,这就是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 (The Mayflower Compact)。其主旨就是使船上的所有成员都“庄严立约,结为民众自治政府;据此随时制定并颁布最适宜殖民地公益之公正平等的法律、法规、法令、宪章及权职,并保证遵守服从”[2]P139。这份公约显然是一份民主章程,它影响了《美国宪法》的制定,是美国精神的起源。
继普利茅斯的朝圣者之后来到北美新格兰地区的是反对英国国教的清教徒们。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们认为世上没有完全自由,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原罪赎罪,连主教们和国王们都如此。尽管清教主义是当时新英格兰地区的主导思想,但是在清教阵营内部却有着很大分歧。这里我们列举四位反对清教正统观念的代表人物:托马斯?胡克(Thomas Hooker)、罗杰?威廉斯(Roger Williams)、安妮?哈钦森(Anne Hutchinson) 和威廉?佩恩 (William Penn)。从他(她)们的著述和言论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自由、民主和独立思想的渴望。
胡克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而且极富个性的人,是清教中的自由主义者。胡克和他的教徒不顾清教权威的阻拦,在哈特福德建立了较正统清教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