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村寨旅游环境问题探析
摘要: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阻碍了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旅游环境是当务之急,也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环境问题;困境;出路;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3-2795-03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Ethnic Village Tourism
LIAO Jun-hua1,2
(1.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iyang 550025,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Ethnic village tourism had greatly promote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areas, play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strategic role to build a harmonious new countryside. However,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sulted could not be ignored, it was bound to hi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Therefore, adopting practical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a priority, but was also the key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Key words: ethnic village tourism; environment issues; plight; outle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我国民族村寨旅游源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国家特殊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生力军,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增进城乡文化交流,巩固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民族村寨旅游规模增长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如旅游资源遭到破坏、自然生态和文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使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受到威胁,如不予以重视,势必会影响到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民族村寨旅游环境困境现状
1.1盲目开发致使资源破坏
旅游要发展,规划需先行。但是,目前大多数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还没有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即使有旅游规划,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一些地区不具备发展民族村寨旅游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进行开发,由于缺乏规划和指导,造成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同时,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有些村寨进行道路、宾馆、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保持与原有景观协调,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这些都阻碍了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2生态环境破坏趋重
由于缺乏足够的环境保护意识,部分村寨旅游目的地居民随地堆放农业及生活废弃物,污水随地排放,游客乱扔垃圾,这些行为造成民族村寨水体、大气、土壤严重污染,给游客留下民族村寨旅游环境“脏、乱、差”的印象[1]。此外,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旅游娱乐设施运行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生态质量。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3民族文化被商品化和庸俗化
随着旅游的发展,为迎合游客的需要,民族传统文化常常被商品化,随时被搬上“舞台”,向游客演示,使其失去了民族传统的价值和意义[2]。一些代表民族特色的东西被任意改头换面或大肆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础不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一些落后的文化,如鬼文化、占卜文化等被刻意渲染;一些与本地文化无丝毫联系的“景观”或活动内容凭空出现,如此等等。所有这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