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地理探测器东北地区气温变化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基于地理探测器东北地区气温变化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摘要:利用地理探测器,结合ArcGIS技术及线性倾向率方法,对东北地区1960-2011年气温变化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60-2011年东北地区气温线性倾向率介于0.22~0.64 ℃/10 a之间,气温呈升高趋势,升温幅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影响因子贡献量由大到小为植被类型、地貌类型、湿地率、GDP、土壤类型、人口密度、农田率、气候类型、海拔高度、森林率,自然因子影响气温变化的贡献量大于社会因子; 因子之间具有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和非线性协同作用,社会因子增强了自然因子的贡献量,共同导致气温变化。本研究为更加准确认识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制定有效预防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地理探测器;气温变化;影响因子;东北地区;贡献量
中图分类号:P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9-4682-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9.007
Abstract: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combined with ArcGIS and linear tre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linear tendency rate ranged from 0.22℃/10a to 0.64℃/10a from 1960 to 2011. The temperature rise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south to north in northeast China. The contribution of factors to temperature rise were as following, vegetation type, geomorphic, wetland, GDP, soil, population, farmland, climate, elevation and forest. The contribution of natural facto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ocial factors. There was interaction between factor, mainly fo synergies and nonlinear synergies. The social factors enhanced the contribution of natural factors to the temperature rise, and both social factors and natural factors lead to rising the temperature of northeast China.
Key words: geographical detector;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fluence factors; Northeast China; contribution
根据全球政府间气候专门委员会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全球变暖既成事实,该事实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已获得广泛关注[1]。国内外学者对气温变化的特征及其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12],包括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成因的研究,中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和时空变化的研究,还包括对于未来气温变化预估等研究,而对气温变化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3]。中国气温也呈现明显增温趋势,与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一致[2-7],但不同地区气温变化幅度有所不同。就中国东北地区而言,东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与整个东亚大气环流紧密相连,气候变率比较大[10],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为了定量分析东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尝试利用地理探测器进行探测分析。目前地理探测器主要应用在环境因子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13-15],如Wang等[14]利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中国和顺地区神经中枢缺陷疾病的致病因子,但在气候变化与其驱动因子间的关系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利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东北地区气温变化与其驱动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比较不同驱动因子对气温变化的贡献量大小,研究驱动因子在影响气温变化中的相互关系,为更加准确认识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制定有效预防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