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生物效应中药寒热药性判别模式研究
基于生物效应中药寒热药性判别模式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寒、热药性中药对生物效应指标的影响,分析变量对寒、热药性贡献度,初步建立寒、热药性生物效应判别模式。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寒性中药(苦参、栀子、黄柏,黄芩、黄连、龙胆)各组、热性中药(附子、干姜、高良姜、花椒、肉桂、吴茱萸)各组,灌胃相应中药水煎液10 mL?kg-1,每日2次,共给药30 d;检测文献已报道的可能与寒、热药性相关联的生物效应指标共53项;运用Clementine12.0数据挖掘软件,建立数据仓库;选取空白对照组数据、寒性中药组(栀子、黄柏、黄连、苦参、龙胆)数据、热性中药组(附子、干姜、肉桂、花椒、高良姜)数据,作为训练集,C5.0算法和CR分类回归算法找出变量的重要性,构建决策树;并对黄芩、吴茱萸进行寒、热属性的测试。结果:CR分类回归算法显示:肝SDH活性为寒热最为重要的属性,重要性接近30%,其次为甘油三酯、肝Na+-K+-ATP酶、肌糖元、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模型的正确率达97.39%;C5.0算法显示:肝SDH活性为寒热最为重要的属性,重要性接近40%,其次为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肌糖元、肝Na+-K+-ATP酶等,模型的正确率达98.26%;CR分类回归算法、C5.0算法决策树判定吴茱萸属于热性药和黄芩属于寒性药的可能性均为100.00%,77.78%。结论:肝SDH活性为中药的寒热药性最为重要的生物效应指标;中药寒、热药性的判别通路或模式与能量代谢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寒热药性;判别模型;生物效应;能量代谢;SDH
近年来,研究者从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能量代谢等多个方面对中药四性的生物效应进行了研究,由于受实验环境、受试药材、实验动物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实验结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1]。而且,传统的统计方法难以从以上众多的生物指标中,分析出哪个指标或哪几个指标的权重值更大,更能反映药性的真实面目。数据挖掘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可能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用以支持决策。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药性与生物效应数据进行挖掘,可发现药性与功效之间的明确关系。本文选用热性中药的代表附子、肉桂、高良姜、花椒、干姜,寒性中药的代表黄连、黄柏、苦参、龙胆、栀子,观察以上中药对正常大鼠生物效应指标的影响,运用Clementine12.0数据挖掘软件,找出对寒、热药性贡献度大的重要变量,通过决策树建立寒、热药性的生物效应判别模式,并对吴茱萸、黄芩的寒、热属性进行判别。
1 材料
1.1 药材 黄连Coptidis Rhizoma、黄芩Scutellariae Radix、黄柏Phellodendri Cortex、栀子Gardeniae Fructus、苦参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龙胆Gentianae Radix、附子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Radix、干姜Zingiberis Rhizoma、高良姜Alpiniae Officinarum Rhizoma、花椒Pericarpium Zanthoxyli、肉桂Cinnamomi Cortex、吴茱萸Evodiae Fructus均购自北京鹤元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批号均为200610003,其中黄连产于四川峨眉山,黄芩产于甘肃陇西,黄柏产于四川荥经,栀子产于江西金溪,龙胆产于吉林临江,苦参产于山西;附子产于四川江油,干姜产于广东德庆,高良姜产于广东徐闻,花椒产于陕西凤县,肉桂产于广东德庆,吴茱萸产于江西抚州,均经江西中医药大学付小梅副教授鉴定。
1.2 样品制备 药物水提液由本实验室制备。取一定量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苦参、龙胆、附子、吴茱萸、干姜、高良姜、花椒、肉桂,分别加入10倍量水,浸泡60 min,回流提取60 min,倒出药液,残渣再加入8倍水,回流提取60 min。合并2次药液,滤过、浓缩后制成按生药量计量的水提液:黄连0.35 g?mL-1、黄芩0.30 g?mL-1、黄柏0.42 g?mL-1、栀子0.35 g?mL-1、苦参0.30 g?mL-1、龙胆0.20 g?mL-1、附子0.525 g?mL-1、吴茱萸0.21 g?mL-1、干姜0.41 g?mL-1、高良姜0.30 g?mL-1、花椒0.20 g?mL-1、肉桂0.175 g?mL-1,-20 ℃放置备用。
1.3 动物 SD大鼠,清洁级,雄性,体重180~220 g,江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赣)2006-0001。
1.4 药品与试剂 Na+-K+-ATP酶、Ca2+-ATP酶测试盒、琥珀酸脱氢酶(SDH)测试盒、考马斯亮蓝蛋白测试盒、游离脂肪酸测试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