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
夏之絕句簡媜 PPT製作:林嫻雅 簡媜 本名簡敏媜 民國五十年生 宜蘭縣冬山鄉人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 曾任「聯合文學」主編 與友人合創「大雁書店」 遠流出版公司「大眾讀物部」副總編 「實學社」編輯總監 現專事寫作 大學作品〈有情石〉,寫出對生活和大自然的禮讚,獲「全國學生文學獎」首獎,嶄露頭角。 大學畢業後,在佛光山整理星雲法師演講稿,寫下一篇篇富空靈意味的人物誌和禪思小品。 山與海的童年歲月 1.十五歲以前, 都在山海之間的蘭陽平原度過。 2.向大自然學習的成長經驗, 體現在她創作上: 喜歡躲在供桌下、爬到屋頂上。 愛廚房的女人 她認為再溫柔的女人, 在廚房用刀都得非常剽悍, 刀是女人的武器, 不過不是為了掠奪, 而是為了對家人的愛。 育兒紀錄片: 《紅嬰仔》 敘述了她孕育兒子「姚頭丸」的經過,忠實呈現從懷孕到兒子兩歲的實況。她試著保留阿嬤那一代的育兒智慧,教她「在湯裡放鹽,愛裡放責任」 走過育兒過程的女人,如有治邦奪國的膽識,能既脆弱又堅強的面對生命。 與寫作為友 隻身來到繁華的臺北,那是一個艱苦的經驗,開始寄託於書寫。 大學時代,她與人保持距離,正如她在寫作上,所架構的美感距離。 與文學結緣 「十三歲最疼愛自己的父親因車禍意外慘死……十五歲便北上,在台北就讀高中,第一篇散文被刊在高中校刊上,成為作家的『銘印』,從此展開創作之路。」 「回頭看過去十幾年的創作,很像一個逃難者,把鍋碗瓢盆、棉被等所有家當背在身上,然後一路走一路丟,如果有人一路全數讀下來,那些不同主題形式的十幾本書,就好似一下撿到只鍋子,多走幾步撿到一只鞋子,怎麼什麼都有…」 創作觀 「以純粹的心面對創作,把生命當作墨條,慢慢在時間這塊大硯上磨盡。﹍﹍希望我的作品至少有一頁,能安慰不知名時間裡一個不知名者的靈魂,若那時大寒,我的字裡行間令他有了暖。」 散文技巧 慣常以「第一人稱」置身字裡行間。 通常以札記為寫作基礎;以數個自成單篇的標目,構成一個共同主題,形成結構整體。 喜以轉化古典詩文為現代散文,以鎔鑄古典於現代。 散文特色三種不變的力量,成為其創作的動力 鄉土的力量: 女性的力量:《夢遊書》、 《胭脂盆地》、 《女兒紅》、《紅嬰仔》 宗教的力量:《只緣身在此山中》 散文特色 理性&感性交融的語言 理性表現在文章的精心結構、嚴格的格律和句式,取法於古典詩文的圓融,自鑄流暢的現代語言。 散文成就 第一本散文集《水問》,書寫年輕女孩的心懷,深獲大學生歡迎。 以原鄉、方言寫成的《月娘照眠床》使其成為散文界璀燦的明星。 《胭脂盆地》獲聯合報「讀書人」最佳好書獎和民國83年「國家文藝獎」獲得公眾肯定。 散文成就 《女兒紅》入選「臺灣文學經典」,簡媜成為最年輕的入選者。 由聯副主編陳義芝所編成的當代臺灣十二大散文名家選集,簡媜得票第三,僅次於楊牧和余光中。 散文集《紅嬰仔》寫女人生育的心路歷程,有了新的觀感。 作品出版 目前為止,簡媜共出版十五本散文集: 水問 洪範書店 民國七十四年 只緣身在此山中 洪範書店 民國七十五年 月娘照眠床 洪範書店 民國七十六年 私房書 洪範書店 民國七十七年 七個季節 時報文化 民國七十六年 浮在空中的魚群 漢藝色研 民國七十七年 下午茶 大雁書店 民國七十八年 夢遊書 大雁書店 民國八十年 空靈 漢藝色研 民國八十年 胭脂盆地 洪範書店 民國八十三年 女兒紅 洪範書店 民國八十五年 紅嬰仔 聯合文學 民國八十八年 天涯海角 聯合文學 民國九十一年 舊情復燃 聯合文學 民國九十三年 好一座浮島 聯合文學 民國九十三年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印刻出版 民國九十六年 得獎記錄 70年 全國學生文學獎第一名 有情石 79年 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79年 梁實秋文學獎第三名 鹿回頭 81年 吳魯芹散文獎 81年 時報文學獎首獎 母者 83年 國家文藝獎 胭脂盆地 88年 九歌年度文選 紅嬰仔 89年 臺北文學獎 紅嬰仔 書影 書影 手稿 題解 出處 《水問》 寫作背景 主旨 題解 〈夏之絕句〉以「夏天,像一首絕句」為喻,點出夏日蟬聲的主題。 題目本身即是濃縮語句,帶有濃厚詩意。 以夏天初臨談起蟬聲種種,穿插往事追憶以及人生感懷。 最精彩部分為作者以各種譬喻描述客體抽象的聲音和主體的感受,具體而生動的展現天籟美感,巧妙鑲嵌的中國文學典故,使得文章更加豐富。 出處: 《水問》 本文出自卷二的〈水經〉,卷首語: 「盤古未生、混沌未死之前,我只是一枚小小的貝石在海裡裸游,因貪戀著陽光的薄裳而出水,甫上岸,即被乾、坤架走。」 《水問》簡介 收錄簡媜大學四年的作品,內容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