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和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和对策分析
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大学生就业的情况不容乐观,这本身有社会的问题,有高校教育机制的问题,也有学生本身的问题。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入手,分析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指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危害性,最后给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诸多对策,以期能对解决大学生就业有所裨益。
关键词:就业;实践能力;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2-0193-02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当今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而2007年达到了495万,2008年达到了559万。2009年,应届毕业生达到611万,加上以前未就业的毕业生积累,实际需就业人数将达到800万以上。[1]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加之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不再是各个单位争抢的香饽饽,相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寻求一份满意的工作而绞尽脑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家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会形势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1999年之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左右,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高中毕业生千军万马挤上高考的独木桥,以求改变自己的命运。自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有步骤地扩大高校在校生人数,中国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内地高校的青年学生总数仅次于美国,居于全球第二位。高等院校的扩招一方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又满足了广大考生接受进一步教育的强烈愿望。但随着高校人数的增多,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大学生整个群体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相比于扩招前有所下滑,大量的学生毕业后涌入就业市场,给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企业关停(减)产、休假和裁员现象比比皆是,更有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大学生的用工需求大大缩减。受供求两方面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处于举步维艰的局面。
2.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适应社会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当满足市场的需要。然而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注重对学生理论层面的教育,而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毕业生空有满腹理论,缺少相应的实践经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外,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缺少对学生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抗压能力和如何对待挫折等方面系统的训练,部分高校毕业生综合素养不高,缺少团队合作精神、奉献意识和职业素养,从而求职碰壁。
3.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出现偏差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就业形势的真实判断,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对就业期望值普遍过高。部分大学毕业生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片面追求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收入高、工作环境好的行政、事业单位或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的基层一线中小型单位望而却步,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
4.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包括对就业形势的估计、如何搜集就业信息、求职技巧、就业制度与政策、就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就业心理的提高等等,这无疑对刚迈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2]然而部分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或者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力度不够,学生无法顺利实现从学校向职场的过渡,也对就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危害
1.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大学生经过了12年的寒窗苦读,通过高考跨进了大学的校门。在大学里他们接受了四年专业知识的培养和锻炼,有些贫困学生的家庭是倾其所有甚至借款供孩子读书。等到学生学有所成,准备到社会上打拼,实现自己价值、回报家人的时候,一些同学发现就业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拦路虎,理想的工作离他们是那么的遥远。在屡次求职失败后,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会意志消沉,甚至用自杀、自残的方式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也有些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被人利用、误入歧途,进入到传销组织,或做其他与国家法律、政策相违背的事情。
2.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
虽然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实行了学生自费完成大学学业,但是每年国家对大学生投入的教育经费非常巨大。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就业,不能将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无疑是对国家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应县木塔介绍.pptx VIP
- 外教社中国概况(英文版)PPT课件CHAPTER-4.pptx VIP
- 原料奶粉研究报告-中国原料奶粉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2024年).pptx VIP
- 黑布林英语阅读高一9《绿房间》译文.docx
- 长歌行教学课件34张.ppt VIP
- 【建筑监理大纲】厂房设备安装监理大纲(包含土建工程).doc VIP
- 高中英语语法填空专题训练(附答案).doc VIP
- 证券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合规管理测试题及答案.doc
- 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课件:混合教学模式创新实践.ppt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卷测试卷(共3卷,含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