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夏旅游形象定位及传播科学策略
宁夏旅游形象定位及传播科学策略
摘 要 在旅游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时代,仅拥有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定位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还不够,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依赖型产业,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好坏有时可能直接影响着小到一个景区大到整个旅游业的兴衰。本文以宁夏为例,阐释其旅游形象的塑造并提出一些传播策略。
关键词 宁夏;旅游形象;定位;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7-0005-03
旅游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各种观点也层出不穷。中国旅游业在经历了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三个阶段后,已逐步向形象导向和科学发展导向阶段发展。业界的管理者、学者以及经营者等也愈加意识到旅游形象的巨大效应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宁夏旅游业要想在旅游竞争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不仅需要策划鲜明、独特、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特色形象,而且还需加以科学有效的传播。
1 宁夏旅游资源丰富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与内蒙古、甘肃、陕西等省区为邻,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商埠重镇。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提出,昔日的丝路重镇各行业也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为著名的“塞上江南”,宁夏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多元。在自然生态方面,有沙湖苇舟、艾依春晓、贺兰晴雪、六盘烟雨、沙坡鸣钟等;在历史人文方面,有古堡新影、黄河金岸、回乡风情、神秘西夏和水洞兵沟等,两种旅游资源交相辉映造就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
不仅如此,宁夏还素有“中国旅游微缩盆景”的美称,其境内汇聚了类型多样、风格迥异的地貌,有山脉、河谷、高原、沙漠、戈壁、湿地、森林,甚至是丹霞地貌等。目前,宁夏有贺兰山、六盘山、沙坡头、白芨滩、罗山、哈巴湖、云雾山、火石寨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苏峪口、六盘山、花马寺、火石寨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西夏陵、须弥山石窟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阅海、鸣翠湖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火石寨、灵武、水洞沟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其首府银川市更是具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美誉。
2 宁夏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官方和民间的合力作用之下,虽然宁夏旅游业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起步,但2014年全区旅游总收入已达142.69亿元,20多年时间实现了旅游收入10倍的增长。据统计,2014年,旅游总收入占全区GDP的5.18%,旅游业已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5年前三个季度,宁夏全区接待游客达1500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1.07%和14.59%。
宁夏的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其旅游景区(地)亦焕发出勃勃生机。诸如2013年11月宁夏沙湖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2015年7月,沙湖与日月潭缔结为“姊妹湖”,水洞沟景区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宁夏首府银川市将举办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此外,伴随着近年来的国际性、综合性盛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宁夏越来越受到阿拉伯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视和青睐,其国际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逐年攀升,宁夏的旅游产业展现出巨大发展前景和发展动力。
3 宁夏旅游形象定位
有学者将21世纪称之为“形象时代”,市场竞争主体也愈来愈青睐形象的识别度和公认度,这也就使得旅游资源在开发规划过程中,旅游形象的准确定位和塑造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旅游景区或景点的形象模糊不清,则很难在旅游者心中形成品牌效应,致使旅游形象的导引作用难以发挥,更难以为旅游地进行有效的“风格传播”奠定基础。而宁夏的旅游资源虽然星罗棋布、门类繁多,已成为本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但将其置身于全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中进行考量,有个突出问题即旅游形象定为模糊、缺乏识别性一直困扰着其发展。下面笔者将从旅游形象的定位要素和定位方法入手,对确立宁夏旅游形象提出些许浅见。
3.1 定位要素
1)主体个性。
主体个性是指旅游企业组织或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内涵的独特风格。对此,2015年新成立的宁夏旅游集团已经编制了三年行动规划,其总经理周明新表示:“宁旅集团将按照三大使命、四大战略、五大功能布局开展工作,即:承担战略规划的践行者、资源要素的整合者、融合创新的引领者三大使命,实施品牌战略、平台战略、旅游+战略和产品体系战略,并采取划拨、并购、新建、参股、托管、联盟等各种方式,逐步形成景区、酒店、旅行服务、旅游金融和新业态等五大事业群。”
而宁夏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则体现在境内不仅有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之称的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还拥有中东色彩浓郁鲜明的伊斯兰文化、璀璨夺目的黄河文化以及神秘丰厚的西夏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