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文之为德也大矣几点思考
对文之为德也大矣几点思考
摘 要:《文心雕龙》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一座高峰。时至今日对于《文心》的研究著作已汗牛充栋,令后辈望而生畏,不敢造次。阅读《原道》《征圣》《宗经》三篇中的部分语句,笔者尤其对“文之为德也大矣”,“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两句,有些许看法。
关键词:文心雕龙 文德 体用
一、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读《文心雕龙》,原道篇起首即是这一句: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文之为德也大矣”。慨叹之余,“与天地并生者何哉?”一个反问,将“文”的作用与地位盖棺定论,不容置疑。在逻辑上,刘勰先说文章作为“德”的一种,是十分重要、意义重大的[1]。而后马上强调,这一种重要性是足可与天地并生的,并提出“何哉”,反问为什么呢。
因为“何哉”紧紧跟着前两句话出现,而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跳跃。即是在正常逻辑下的推论是,先提出一个对象,而后提出一个假设,而后求证这一个假设的合理性。如果求证成功,则认为假设成立;如果论证失败,则假设不成立。但出现了“何哉”二字,这一句话的意义便起了变化。刘勰先提出了一个论点,而后本该先问“是这样吗”,但他问的却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何哉)。这便是将结论置于不可推翻的境地进行无反思的论证。这是否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方法呢?当然,质疑魏晋时人的著论方法不够科学未免苛刻。且文学写作当中自有先提出结论而后证明的手法,若涵咏在胸,本已成竹,从枝叶画起,还是从根茎画起,似乎也不必追究。但《文心雕龙》是一本结论性、描述性的著作,而不是论证性的著作。刘勰是在自说自话,而不是在推理论证。
二、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
《文心雕龙》征圣第二:
……夫鉴周日月,妙极神机;文成规范,思合符契。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2]
初阅读此句,观四个“或”字,以为是方法论与目的论的结合,以排比的手法出之。讲四种不同特质的“文”以及其所适应的不同的表意类型。“简言”宜直达主题,表明主旨;“博文”宜标显情实,该明情况;“明理”宜确明示范,树立体例;“隐义”宜深藏不露,韬晦己用。但是仔细思索,前两句意义十分明确,但后两句含义却比较模糊。而含义的模糊首先表现在对于句子结构的理解上。
前者“简言”“博文”皆是以语言特征分出文体特征,或者说表达方式,而“达旨”“该情”则为相应的文体目的。若以此理解后两句,“明理”与“隐义”乃是文体特征,即显明道理或深藏大义,直言说理和微婉讽喻的文体特征。那么“立体”和“藏用”即是目的,即以明理立体与以隐义藏用。
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立体”立的是什么“体”?第二“藏用”藏的是什么“用”?相比较于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因为触及核心观点,含义复杂而表达却只用一个“体”字,故而更加如包裹了层层迷雾的森林。而笔者认为“体”字的意思应理解为“体用”之体,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体。乃是所谓核心价值观、主心骨思想之“体”。而首先排除了“体”字为“文体”之意的缘故。因为不能自“文体”以达到“文体”,而只能自“文体”以达到“目的”,这样理解才能通顺。(笔者才疏学浅,或者也有不同的解释,只因未曾寓目故而不知。)而陈主敬在这一句上披眉:“简言博文,明理隐义,文家要旨,概括精切。”[3]所谓“文家要旨”,概同时指代文章的创作、鉴赏。创作要以此为方,鉴赏亦以此为法。即是“要旨”之意。
在简单概括地描述了四类文体特征之后,刘勰又各自举例,以显明自己的著述意义。以《春秋》的一字褒贬,《丧服》的举轻包重,配简言以达旨。以《?诗》的联章积句,《儒行》的缛说繁辞,配博文以该情。大概是《春秋》《丧服》微言大义,能以简驭繁,增一字多而减一字少,故而说“简言达旨”。而《?诗》《儒行》,联章积句,缛说繁辞,繁复说辞,皆为述明情实,故而说“博文该情”。
书契决断以象《??》,文章昭晰以象《离》,此明理以立体也。(《文心雕龙》征圣第二)
《??》乃《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乾下?渡稀!兑住??》:“?缮响短欤???。”王弼注曰:“??者,明法而决断之象也。”唐韩愈《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何以验高明?柔中有刚??。”
《离》,《易?说卦》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故而所谓明理,即是区分万物,明法决断之意。能区分万物,能明法决断,便能立体?那么什么是立体?立的什么体?先看下一句:
四象精义以曲隐,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文心雕龙》征圣第二)
《易?系辞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儒家《易》乃是最为玄妙的一本书。以为配法天地,方照阴阳,能够范式自然万物。而所谓“四象”,即天地自然一切景观之谓。
而所谓“五例”,乃是指《春秋》在行文上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