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林兰香中燕梦卿精神分析学解读
对林兰香中燕梦卿精神分析学解读
摘 要:《林兰香》中的主人公燕梦卿的一生是以梦来贯穿的,通过燕梦卿在不同时候对梦的不同解释,揭示了她潜意识中具有的凌云之志,以及她的理想破灭的过程。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分析燕梦卿的梦以及燕梦卿自己对梦的解释,从而得出燕梦卿生命悲剧的原因:理想追求与所处社会环境对女性的要求相矛盾。
关键词:《林兰香》 梦 燕梦卿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于上个世纪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在人类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块划时代的丰碑。精神分析学说不仅在心理学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文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学也是精神分析的对象。本文试图用精神分析学说来分析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林兰香》中的主人公――燕梦卿。
小说题目《林兰香》实际上是三位女主人公名字的合称,“林”指林云屏,“兰”代指燕梦卿,“香”指任香儿。燕梦卿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她是副御史燕玉之女,先与耿朗定亲,可父亲突遭冤狱,燕梦卿上书皇帝代父受罚,于是耿朗另娶林云屏为妻。燕玉冤案得以昭雪后,梦卿坚持仍嫁耿朗,于是屈为侧室。燕梦卿可谓是遵守传统儒家道德的典型形象,她德貌双美,谨遵礼法,对父母侍奉备至,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体恤下人。可是她一片心意并不为丈夫理解,遭到疏远,最后郁郁而终。
燕梦卿和“梦”可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寄旅散人说:“梦卿之将嫁也,示之以梦;其将死也,又结之以梦,所谓以梦相始终者也。中间第三十一回,梦替死也,而梦卿之节义见此回。第二次梦,梦救生也,而梦卿之才智现。至于现形后之梦,梦助夫也,而梦卿生前之品现。第六十四回之梦,梦训子也,而梦卿死后之灵明现。第三十九回之梦,梦慰亲也,而梦卿生前死后之心思俱现。嗟乎,此其所以名梦卿也欤!”由此可见,梦卿的生前死后都由梦来贯串,通过梦境,由梦卿的婆婆、丈夫、儿子之口来表达她的品德、风格,对她一生作了完整的揭示。在这里,梦的解释有着重要的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无意义的,并不是荒谬的……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它在清醒时我们可以理解的精神动作的长链中占有它的位置,它是通过一种高度错综复杂的理智活动而被建造起来的。”梦与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梦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反映。分析梦很困难,因为梦的对象不确定,而梦的内容又杂乱无章。小说中有两次提到燕梦卿的梦,一次是在出嫁前:“恍惚间走到一个去处,见乔木参天,林深叶密,地下细草纷纷,围绕着一弯流水。水内浮萍被风吹的忽东忽西。走了半天,走不出道路,抬头仰视,从枝间叶底微微透些蟾光,方始辨出南北。手内拿一支萱草,不知何处一声雷响,萍沉草化,林木皆空,变成一块田地。”她死时所梦与嫁前所梦大略相同,只是描写更加细致,并专门描写了兰花:“……河水暴涨,泛上岸来,那地上柔矛,随水亦长……把石边的兰花淹得东倒西歪……”
这两个梦实际上是燕梦卿在耿家命运的写照和其未来的预示。在不同的境遇下,燕梦卿对自己梦的解释是不同的。在出嫁前,梦卿并不知如何解释自己的梦,后来想到树间叶底突出的蟾光,就想到“……蟾光有妃主之象,莫不由掖庭选入后宫,以沐椒房之德乎?”这种想法与她的潜意识相联系。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中国古代女性从小受到封建礼教的压抑,要恪守三从四德,在言谈举止等细节中有着严格的规范。“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女子的最佳标准。可燕梦卿不同,她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追求时时影响着她,促使她去做一番事业。这种追求与她所处环境对女性的压制是相冲突的,因此她只能将自己的这种理想深深压制在内心深处,在特定的条件刺激下才会反映出来。当她的父亲燕玉遭到冤狱时,她毅然上书皇帝“乞将身没为官奴,以代父远窜之罪”,朝野内外为之震动。如果她没有接受儒家传统教育,没有受到古代众多节孝烈女事迹的影响,是不会想出这个方法并付诸实施的。透过她的咏梅诗,“闻说江南并雪开,萧闺何幸一枝来。却怜柔素与奴似,些子春光占帝台”,可以看到她没有因即将没入掖庭而担忧,反而有希望分沐帝台之春的想法,由此引发出她想母仪天下的凌云之志。在这种潜意识作用下,燕梦卿将自己的梦解释为如此。
而且临死前,燕梦卿经历了耿府中的各种事件后,已经不可能再如往日那么乐观,因此她对自己的梦有了新的、也更为实在的理解。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燕梦卿甘心为妾,可是她想不到的是,她的理想被不停的打击,最终破灭。既然嫁人,梦卿的理想由母仪天下变为“齐家”,要好好治理家庭,规劝丈夫,可是她没想到耿朗竟生怕自己的才德高于他,态度由一开始的敬重变为避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