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泛北部湾地区民族问题及对策分析
泛北部湾地区民族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泛北部湾地区民族众多,宗教状况复杂。文章结合文献和调查资料,剖析了泛北部湾区域民族问题的类型、表现、成因及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泛北部湾;民族问题;东南亚民族;经济合作
【作者】廖杨,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民族学博士后;蒙丽,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主任科员、编辑。广州,510642
【中图分类号】D5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1-0001-014
AN ANALYSIS ON NATIONAL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AN-BEIBU GULF AREA
Liao Yang, Meng Li
Abstract:
There are numerous ethnic groups and complex religions in the Pan-Beibu Gulf region. Based on literature and survey data, this paper discusses types, manifestation,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ethnic problems in this region, and puts forward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at can be served as a reference for decision-making i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long the belt of maritime silk road.
Key Words: pan-Beibu Gulf; ethnic issues; ethnic groups of Southeast Asia; economic cooperation
泛北部湾地区是一个独特的自然区位和多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汇的地理空间,主要是指我国桂、粤、琼、港、澳、台等华南濒临北部湾地区和东南亚菲律宾、越南、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印度尼西亚濒临南中国海地区。为便于表述,一般将我国华南滨海地区和上述东南亚六国统称泛北部湾地区。该地区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经济带,也是近代西方殖民亚洲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还是当代世界体系和东西方地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角力场,不仅民族众多,宗教信仰状况复杂,而且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国家主权问题、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问题等相缠绕,使得该地区的竞争与合作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研究该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民族问题及其对策建议,可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学界对此虽有涉及,但尚无专论,本文拟此抛砖,以祈方家赐教。
一、泛北部湾地区民族问题的类型及表现
(一)国家内部的民族矛盾和冲突
泛北部湾地区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国内民族矛盾和冲突时常发生,给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带来不利影响。
据报道,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马来人与马都拉人矛盾由来已久。“马都拉人一直是马来人的袭击目标。在去年(1999年)的种族冲突中,有3000多人死亡,数以万计的人流离失所。”[1]甚至一场轻微的交通事故,也可能引发当地马来人与马都拉人大动干戈。该国偏远的庞提纳克市的马来人曾手持大砍刀、剑和自制枪械冲上街头,追杀来自印尼各地的移民。[2]有学者指出,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问题十分复杂,“从纵向看,自印尼独立至今,民族冲突、民族分裂活动不曾停止;从横向看,许多民族和地区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分裂活动,这对印尼的稳定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3]“亚齐独立运动”的分离主义、“巴布亚独立组织”的分离主义、马古鲁地区的宗教冲突与分离主义运动等等,都给印度尼西亚的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消极影响。萧依剑在《蜕变中的华裔》中所说:“跟土著结了婚,你仍然不能算是土著,你依然是二等公民。”[4]民族矛盾可见一斑。有学者认为,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问题主要集中在亚齐、伊里安查亚和廖内等地的分离运动上,其中以亚齐地区的分离主义运动最为激烈。[5]
民族理论政策研究
自马来西亚联邦建立以来, 民族问题一直是其政治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 特别是1969年“五一三”华人、马来人民族大冲突1969年5月13日, 发生于马来西亚大选期间的种族冲突事件,史称“5?13事件”。马来亚联盟党在大选后席位由上届的89席减少到66席。5月13日马来亚民主行动党、马来亚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