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夏目漱石梦十夜之第七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夏目漱石梦十夜之第七夜

浅析夏目漱石梦十夜之第七夜   摘要:《梦十夜》是夏目漱石1908年的作品,它是由十篇短篇小说组成的,作者在其中记述了十个光怪陆离的梦。本文主要通过结合明治时期日本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来解读《梦十夜》中的第七夜,以更好的理解夏目漱石对日本社会、人生的领悟。   关键词:夏目漱石;梦十夜;第七夜;忧患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夏目漱石,1867年1月5日出生于东京,被称为“国民大作家”,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一岁时就被严原昌之助收为养子。7岁的时候养父母离异,生父夏目家与养父严原家发生了纠纷,于21岁复籍夏目家。29岁结婚,但是和妻子镜子的婚姻生活也很不和谐,漱石年轻时曾暗恋自己的嫂子登世,可是登世却在二十五岁时去世了。而两三年后,在东京大学上学时漱石所喜欢的他认为最理想的女性大冢楠绪子又嫁给了他的好友小屋保治。31岁时得了神经衰弱症。33岁时被日本政府公派前往英国伦敦留学,留学期间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使得漱石十分苦恼,神经衰弱变得更加严重。夏目漱石代表作有《我是猫》、《心》、《哥儿》、《门》等等。此外,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   《梦十夜》是夏目漱石中期的作品,它是由十篇短篇小说组成的,作者在其中记述了十个光怪陆离的梦。夏目漱石通过这十个梦表达他对于人生以及日本社会现状的观点和认识。文章是从1908年7月25日到8月5日在《朝日新闻》上连续发表。这一年漱石41岁。   目前,国内研究《梦十夜》主要是通过与鲁迅的《野草》进行文化对比。鲁迅于1902年4月到1909年8月,在日本留学,留学期间,他接触并关注日本文学,并想通过日本文学的 “窗口”来烛照和窥视世界文学。《梦十夜》发表于1908年,所以在日本期间的鲁迅看过《梦十夜》,而且写作风格受夏目漱石影响的很大,鲁迅曾经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承认:自己最喜欢的日本作家是夏目漱石和森鸥外。此外,从作品风格和立意上说,《梦十夜》确实也和《野草》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鲁迅也喜欢通过描述梦幻境界来表达某种微妙的感觉和深刻的哲理,在《野草》23篇短文中,直接以梦为题材的就有9 篇。1921年(夏目漱石逝世5年后)鲁迅与周作人一起合作翻译《现代日本小说集》,期间曾经想把《梦十夜》拟编入其中,但是后来因《梦十夜》篇幅太长而换了夏目漱石另外的一篇。   关于第七夜的先行研究,在国内学术界没有太多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探讨《梦十夜》中“第七夜”的主题思想。   夏目漱石生于1867年,也就是说他出生的第二年,明治天皇建立了新政府,发动了明治维新运动,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运动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近代化改革运动。   《梦十夜》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完成于1908年。而夏目漱石作为日本明治时代的同龄人,他亲身经历了明治时期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明治社会以前的日本,面临着西方列强瓜分世界、染指东方的严峻的国际形势,更加上1853年,美国军舰来日的“?船事件”,给日本人带来极大的忧患意识。因此,日本的整个明治时代就是以“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等口号大力推进日本近代化进程的时代。但是,这种“开化”,夏目漱石在《近代日本的开化》中所指出的,是极其“肤浅的开化”,是为了国家自立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救国之策。明治时代一方面在推行肤浅的全盘西化,另一方面却又在恢复传统的《教育敕语》,推行以效忠天皇为核心的军国主义教育及家族制度,因而在意识形态的领域里出现新旧价值观交汇过程中的激烈冲突,使人们的思想陷入更大的混乱。也就是说,西化已经成为日本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同时,在日本延续了上百年的封建文化同西方文明产生激烈的冲突。   《梦十夜》中的第七夜集中体现了明治社会过渡期人们对旧传统文化的难以割舍,对接受新思想的不安和焦虑。第七夜采用了隐喻的表现手法,其中毫无目的的大船象征着当时的日本,不断喷着黑烟的它正开足马力在海上行驶,但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目的地在哪里,它将开往何处。这正说明了日本这艘船在全面西化的过程中,被动的摸索着自己的道路。强大的西方文化的存在和弱小的日本文化的对比冲撞显得十分明显。那么在“这艘船上”出现的“人”,也就是在明治时期在日本生活的人的情况又怎样呢?   首先我们来看下文中的水手。“许多水手们正在合力拉着粗重的帆绳”,他们努力的带领着大船向前行驶,但是他们也不知道大船将会到往何处。笔者认为,这些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