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历史上和平外交政策
浅析中国历史上和平外交政策
摘 要:“和亲政策”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项”外交”政策,其主要是通过与别的政治体建立“血缘”和“准血缘”关系,从而达到国家自身的稳定以及与周边民族的和平相处。这种外交手段以历时长久以及与强烈的政治目的为主要特点,其在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应该得到正视。
关键词:和亲政策;血缘关系;和平外交
“和亲政策”在中国历史上的突出作用,主要表现为与弥漫着硝烟的战争相比,“和亲政策”能够达到与周边地区的和平相处以及获得国家自身的整体稳定和安全的目的。本文中的“和平外交”是相对于战争状态来说的,这种政策是在特殊时期统治阶层为了稳定实行的一种暂时政策,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和平外交”在这里是从广义的民族之间的交往的角度来使用的。这和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宗法关系和血缘关系在政治统治中的重要作用的传统紧密相关。“和亲政策”是统治者把在国内进行统治的方式扩展至周边的地区,即通过和周边地区建立血缘关系或者准血缘关系(人为建立起来的血缘关系,笔者的观点),以达到稳定边陲以及国内安定的目的。这种“和平外交”政策,遂成为历朝历代奉行的对外政策之一。文中主要是就和亲政策的几个特点进行浅要的分析。
一、延续时间之长是“和亲政策”的突出特点
中国历史上的“和亲政策”作为历代王朝的“和平外交”政策,其突出的特点是延续时间之长,具有“中国特色”。从中国历史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该政策从先秦时候起历经西汉、东汉、魏晋、隋唐、两宋、元、明以及清等各个朝代。在《左传#8226;襄公二十三年》的记载中已经出现了“和亲”一词,指的是晋国的中行氏与范氏两个贵族家庭联合对付栾氏所进行的修好活动,并没有姻亲关系。[1]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先秦时期的“和亲”并不等于历史上各个朝代所奉行的“和亲政策”,其侧重于贵族与贵族、诸侯与诸侯之间表示修好的一种方式,而“和亲政策”应该是以姻亲关系来确保政治主体之间的和平相处为目的。从这一判断标准出发,西汉时期与匈奴的和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说的“和平外交政策”。
西汉建立之初,与西汉建国时期国力衰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匈奴在其首领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处于上升阶段。匈奴的崛起给西汉王朝带来的是“祸”而不是“福”,这个刚刚建立起的王朝感到了来自匈奴的巨大威胁,在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白登之围”使得一代枭雄――汉高祖刘邦受到了极大地侮辱,此时刘敬的献策便是历史上从此以后作为外交手段的“和亲政策”。《史记#8226;刘敬列传》中生动地记叙了刘敬用“和亲政策”回答汉高祖对于如何对付匈奴的计策。“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着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2]据统计,西汉时进行和亲的“公主”以及“准公主”总共有十多位,其中以王昭君的影响最大,至今内蒙遗存的“青冢”成为后世人们纪念王昭君的主要象征。这一政策在为汉朝积蓄实力以待日后东山再起提供了安全阀的作用,并且这一政策也为后世的帝王在外交方面做了示范。“和亲政策”绵延几千年,具有强盛的生命力,可以显示出其在外交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
自西汉之后,历史上出现的大一统时期主要包括隋唐、两宋、元、明以及清,虽然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在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大一统时期的“和亲政策”。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魏晋南北朝等处于南北分裂时期,“和亲政策”在《三国志#8226;鲜卑传》、《魏书》、《北史》、《晋书》、《资治通鉴》等文献中都有记载。隋唐的“和亲政策”主要体现在《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北史》的记载中。两宋时期,史学家甚至文学家都对历史上的和亲问题作过深刻的反思与评论,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和亲理念,丰富、发展和深化了中国传统的和亲思想。[3]虽然各个朝代所体现出来的和亲理念是不同的,但是史料中生动地记载了“和亲政策”的事实。《元史》、《明史》、《清史稿》等大量的史料都为我们展现了“和亲政策”具有的悠久历史。
二、“和亲政策”具有强烈的“政治”目的性
强烈的“政治”目的性同样作为“和亲政策”的重要特点,在史料的记载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和亲政策”在历史上发挥着进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同化和融合等方面的功能,但是其最为直接的目的是具有“政治”性的,这一点不容否认。这里的强烈“政治”目的主要指的是,“和亲政策”从其用词中就可以看出,政策属于国家政治层面上的用语,可见历朝历代统治者自己就把这一与外族之间进行交往的方式就直接定性为国家的政策,即从“政治”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规定和阐释。“和亲政策”表面上是一种以结成姻亲的形式与别的政治体形成血缘关系,实质上是为了达到羁縻别的政治主体,以求自己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务整理班会.pptx VIP
-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ppt VIP
- 长沙理工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水电站35kV线路电流保护设计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工程设计.doc
- 1998—2019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解答(历年真题).pdf VIP
- 2025年新高考英语复习 听力满分策略+真题练习(学生版+解析版)含听力音频 .docx VIP
- DZT0316—2018-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pdf VIP
- T∕BECC 002-2024 智算中心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pdf
- 自我管理(中职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全套教学课件(220页).pptx VIP
- 医护人员岗位能力提升策略.pptx VIP
- 智能加工技术: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