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诗论-中国古典文学专业论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诗论-中国古典文学专业论文

中文摘要 本文对乐府诗中“歌辞性诗题”之一的“篇”进行定义,并依照定义对“篇” 诗进行检索,确定唐及唐以前现有“篇”诗的数量。并以此为依据对唐及唐以 前的“篇”诗进行研究,确定“篇”诗发展的基本阶段:魏晋时期为“篇”诗 的产生期,南北朝至隋为“篇”诗的发展期,唐代为“篇”诗的成熟期。结合 “篇”诗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出“篇”诗在命题方式、内容以及歌行化上的 特点。 关键词:“篇”诗 发展 演变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AGE PAGE 10 Abstract The article is talk about the one of the song of the YueFu poem, study th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Pian” poem, ascertain The number of the Pian poem, confirm the Weijin period as the engender period ,and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y to Sui dynasty as the developing period ,and the tang dynasty as the blooming period. summary the difference and the same thing with the othetr song poem. Key word: “pian” poem development evolvement 文献综述 近些年来,乐府与歌行的发展演化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学者们 多关注于乐府诗与歌行体的关系,歌行的定义,某一位或某几位作家的歌行创 作,如薛天纬先生的《李杜歌行论》(《文学遗产》,1999年第六期),曲景毅 先生的《卢照临骆宾王七言歌行之比较》(《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二 期),葛晓音先生的《初盛唐七言歌行的发展──兼论歌行的形成及其与七古 的分野》(《文学遗产》,1997年第五期)和《新乐府的源起与界定》( 《中国 社会科学》,1995年第三期),对于乐府诗的研究也十分深入,同时也有就乐府 古题进行梳理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如江艳华先生的《论乐府古题燕歌行 的发展与演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四期),试图从一个乐府古 题的发展,揭示出乐府诗逐渐演变为歌行体的过程。但就某一类“歌辞性诗题” 为关注对象的专文还没有出现,关于“篇”诗的专文就更提不上了,在上述文 章中只有葛晓音先生在《初盛唐七言歌行的发展──兼论歌行的形成及其与七 古的分野》一文中提到“篇”诗是由乐府“行”诗转化而来,并且对初盛唐七 言歌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篇”诗在初盛唐繁盛,中晚唐基本消 失。但是该文只是在论及歌行体的形成过程时提到“篇”诗,并未关注“篇” 诗的发展过程。对现存“篇”诗数量、“篇”诗发展阶段、代表诗人以及“篇” 诗发展变化的特点均未详细论及。 1 “篇”诗的诗题特征 要讨论“篇”诗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篇”诗的定义、由来、以及现存“篇”诗的数量。 “篇”诗就是以“篇”命名的诗歌,也就是指题目为“某某篇”形式的诗歌,还包括由这种形 式衍生的“某某篇赠某某”、“某某篇答某某”、“与某某某某篇”等题目。“篇”诗起源于乐府。乐府 诗的命题方式有两种:一是单纯的主题词,如《上邪》、《战城南》等,二是主题词后缀以“歌辞性 字样”,如《长歌行》、《襄阳歌》等,如胡震亨所说“其题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又有曰 引者,曰曲者,曰谣者,曰辞者,曰篇者,有曰咏者,曰吟者,曰叹者,曰唱者,曰弄者,复有曰 思者,曰怨者,曰悲若哀者,曰乐者,凡此多属之乐府,然非必尽谱之于乐。”(《唐音癸鉴·体凡》) 后一种命题方式也就是“歌辞性诗题[1]”,因而我们可以说,“篇”诗像“行”诗、“歌”诗以及其他 冠有歌辞性字样的诗歌一样,是乐府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歌辞性诗题”的一种。然而两种命题 方式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如《上邪》也可以加上一个“篇”字成为《上邪篇》。 “篇”这一“歌辞性诗题”的形成有三种方式,也就是说“篇”诗的产生有三种方式: 其一,由乐府诗发展演化而成。曹植有《鼙鼓歌五首》,分别以“篇”为名,“曰《圣皇篇》、《灵 芝篇》、《大魏篇》、《精微篇》、《孟冬篇》,前有小序,曰:‘故依前曲,改作新歌五篇。’”[2] 傅玄有 《苦相篇》、《有女篇》、《历九秋篇》,《乐府诗集》分别作《豫章行苦相篇》、《艳歌行有女篇》、《怨 歌行朝时篇》、《董逃行历九秋篇》,由此可知 “篇”是依“歌”或“行”的曲调所填的词[3]。 其二,由乐府古题加一个“篇”字而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