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显在丝路文化交流上地位及意义
法显在丝路文化交流上地位及意义
摘 要:法显作为丝路文化交流上的标志性人物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巡礼佛教圣迹、忘身求法取经、深化佛教义学及求法精神等几个方面。此外,《法显传》因内容丰富而在多个领域均有极高的价值。因此发挥文化交流的纽带作用对加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沟通丝路各国的民心民情、推动丝路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及区域安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显;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B949;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5)04-0043-08
二千多年前,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共同探索出连接亚非欧大陆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反映了人们内心普遍渴望在互通有无中改善生计、憧憬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望在相互学习交流中丰富各自民族文化的诉求;渴望在平等友好往来中共享太平盛世的呼声。然而近现代以来殖民列强、帝国强权、狭隘民族主义及极端宗教恐怖势力不断阻挠甚至破坏着爱好和平渴望繁荣的亚太人民之间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的历史使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放眼未来从历史的高度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9月7日)、共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0月3日),简称“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希望和丝路周边国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以谋求发展来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分歧和争端。历史上民间的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为国家间的人文外交树立了典范,而法显法显,东晋,平阳武阳人,由于生卒年月记载不详,学界只能根据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春秋八十有二”(第576页)及慧皎《高僧传》卷三“春秋八十有六”(90页)的记载来推断其生卒。章巽认为:“法显卒年当在公元418年2月至423年7月之间。如以得年八十二岁,卒于423年推算,则法显生年得为公元342年。”(见《法显传校注?序》第2页)吕??以卒年八十六岁来推断,认为“法显(约公元335-420年)”(《中国佛教源流略讲》第114页)。则是丝路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关键性人物。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发其求法贡献、意义及精神,这对传承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1]的丝路精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巡礼佛教圣迹
佛教文化在东传中土的初期,西域、中亚、南亚等地的僧人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到魏晋之际我国中土西行求法的僧人就越来越多,呈现出规模化的取经浪潮。法显是当时众多西行求法僧人中成就最为卓著的一位。唐代高僧义净说:“观夫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显法师则创辟荒途,奘法师乃中开王路。其间或西越紫塞而孤征,或南渡沧溟以单逝。莫不咸思圣迹,罄五体而归礼;俱怀旋踵,报四恩以流望。”[2]153法显以花甲高龄法显于399年从长安出发,按章巽的推算,法显此时已有58岁,见《法显传校注?序》第2页;刘迎胜认为法显生卒年史“337-420?”,所以法显从长安出发时已63岁,见《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第182-183页,这里采取折中的说法。至诚礼佛之心蹈危履险、跋涉万里、忘身求法,经十四年游历三十余国取经而归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遍历海陆丝路求法取经的高僧。现据《法显传》,来介绍当时丝路诸国的宗教文化情况。首先,丝路各国在奉行大小乘佛法上的概况,如下表1所示:
表1丝路各国在奉行大小乘佛法上的概况
信奉小乘的国家(地区)信奉大乘的国家大小乘兼有的国家
鄯善国、焉夷国、竭叉国、北天竺诸国、乌苌国、犍陀卫国、跋那国、?Y饶夷城、摩竭提国、拘??弥国等国于阗国、子合国等国罗夷国、毗荼国、僧伽施国、摩竭提国、师子国等国注:大小乘信奉不明确的国家有:在摩头罗国提到:阿毗?沂φ撸?供养阿毗?摇B墒φ撸?供养律。在沙?o大国提到:佛与外道婆罗门并存。在耶婆提国提到: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
法显对以上诸国宗教文化奉行的记载有助于我们了解五世纪之际大小乘、部派佛教传布的区域及其它宗教如印度教、外道的流行情况,这对于研究印度佛教史及世界宗教史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其次,法显所巡礼的佛国圣迹次第,如下表2所示:
以上佛教圣迹不仅对于研究佛教本生故事和佛教神话传说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也具有重要的佛教文物考古及佛教绘画造像雕塑艺术等价值。因此丝路沿线国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开展广泛的学术往来、文化交流、文物考古、人文旅游等活动使其成为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友好交往的纽带。
二 忘身求法取经
东汉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