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鄱阳湖诗人群体及文学生态考论
[摘 要]历史上鄱阳湖由于名称的不一致,造成了诗人诗作主题表述的分散,鄱阳湖之歌似乎唱得不是那么响亮。只要稍加研究,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以鄱阳湖为中心,逐渐向鄱阳湖走来的环鄱阳湖流域诗人群体、环鄱阳湖外围诗人群体以及环鄱阳湖湖畔诗人群体,也都在鄱阳湖留下过足迹,挥写过不少有关鄱阳湖的不朽诗篇。研究鄱阳湖地域文化及其文学生态,或可彰显鄱阳湖应有的文学史地位。
[关键词]环鄱阳湖;诗人群体;文学生态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2-0105-07
[作者简介]余和生(1955―),男,江西乐平人,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郑莲香(1958―),女,江西上饶人,江西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江西上饶 334001)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环鄱阳湖诗人群体暨文学生态研究”(13WX20)的阶段性成果。
Abstract: Inconsistent names of Poyang Lake in history caused scattered poetic themes, songs of Poyang Lake were not sung so loud. With a little research, it is not hard to find such an interesting cultural phenomenon: with Poyang Lake as the center, Poyang Lake poet group, peripheral poet group and poet group in Poyang Lake ring gradually coming toward Poyang Lake, they all left footprints, and wrote immortal poems about Poyang Lake. Poyang Lake regional culture and literary ecological research would highlight the proper status of Poyang Lake in literary history.
Keyword: Poyang Lake ring;poet group;literary ecology
环鄱阳湖诗人群体及其文学生态,指的是以鄱阳湖为中心的流寓诗人、外围诗人和湖畔诗人及其所形成的文学生态景观。历史上鄱阳湖由于名称的不一致,造成了诗人诗作主题表述的分散,鄱阳湖之歌似乎唱得不是那么响亮,这一隐藏着的遒拔劲秀的诗苑奇葩,虽常有人赏顾却往往不得其宗。环绕在鄱阳湖畔的历代诗人及其群体,他们的时空履痕,他们的创作实践以及他们的文学生态,我们有必要作一些发掘性的研究,或可找到一些解析的基点,还鄱阳湖应有的文学史地位。
一、环鄱阳湖的文化身份
环鄱阳湖指的是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南昌、上饶、景德镇、九江所治的江西北部滨湖地带。以地域表征文学现象,历代以来并不乏先例,如先秦时的庄惠“濠梁之辩”,魏晋时的“邺下文人”,宋时的“江西诗派”,现代的“白洋淀派”等等。本文所要考论的,正是环绕在鄱阳湖周边的历代诗人群体及其文学生态问题。
有道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这一中国传统美学经典命题的推动下,历代以来的文人墨客不会不对“华夏之肺”的鄱阳湖抒怀寄志;也不能不对“长江之肾”的鄱阳湖泼墨挥毫。遗憾的是,由于历史上鄱阳湖名称的不一致,造成了诗人诗作表述的分散,鄱阳湖之歌似乎唱得不是那么响亮。由是,我们不妨从鄱阳湖的几度易名说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江西设立了三个县。一是南野(音yě)县,治所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章江南岸,隋初废南野县并入南康县,管辖赣南地区;二是庐陵县,治所在今吉安市西南,管辖赣中地区;三是番(音po′)阳县,治所在今江西鄱阳县东北,西汉改为鄱阳县,管辖赣北地区。彭蠡泽东北岸的番阳县,隋初曾名饶州。彭蠡水域扩展,浸漫鄱阳城,隋末时遂将彭蠡改名为鄱阳。至此,自秦时建鄱阳县到隋末定名八百多年后,鄱阳湖因县而得名。
鄱阳湖在历史上也有过多种称谓。《南康府志》载:“鄱阳湖,一名彭蠡,一名扬澜,一名宫亭。阔四十里,长三百里,巨浸弥漫,中有雁泊小洲。西接南昌,东抵饶州,会江西通省之水,北流入江。”①有据可查的鄱阳湖的最早名称是“彭蠡湖”。《尚书?禹贡》有云:“彭蠡泽在西。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②《汉书?地理志》亦有“豫章郡彭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管理制度.pdf VIP
- 驾校培训教学日志.docx VIP
- 恒力石化年产10万吨乙酸乙烯项目3-设备设计及选型说明书.docx VIP
- 精品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VIP
- 钣金展开实用技术手册(SolidWorks 202x版).pptx VIP
- GIS基础知识课件.pptx VIP
- 山西省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引(试行).docx VIP
- 河南省纪委监委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舍弗勒IE工业工程手册.pdf VIP
- 药用包装材料质量标准ISO15378(中文).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