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推广临沧茶文化思考
对推广临沧茶文化思考
摘 要:临沧有浓郁的茶文化,为推广以“滇红”为首的茶文化提供了丰厚基础,通过打造“红茶之都”等有力措施,把临沧茶文化的内涵彰显出去,形成有竞争的市场影响力,对促进临沧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推广;茶文化;思考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就临沧而言,有浓郁的茶文化,通过推广以“滇红”为首的茶文化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积极发展。
一、临沧茶文化的基本情况
临沧位于云南的西南部,东部与普洱相连,西部与保山相邻,北部与大理相接,南部与缅甸接壤。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和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沿澜沧江一线的凤庆香竹箐、云县白莺山、永德大雪山、双江勐库大雪山等地都发现了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茶树、古茶林。这些古茶树、古茶林既有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又有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混杂生存,是世界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带。由于山茶属植物在这一区域的高度集中,表明了这一区域正是山茶科植物的起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临沧,以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也是茶的起源地之一,有丰富的茶文化。
(一)临沧是茶的起源地
2006年在永德亚练发现茶树始祖中华木兰,随后在沧源芒回又发现宽叶木兰。中华木兰是由宽叶木兰演化而来,距今已有约两三千万年历史,而茶树又是由中华木兰经宽叶木兰演化而来,主要生长在温暖、潮湿和酸性土壤的南亚热带地区。永德的茶树始祖中华木兰和沧源的宽叶木兰可以作证,临沧是茶树的起源之地。临沧在北起凤庆诗礼,南至沧源单甲,绵延200公里,海拔1050米至2750米范围内的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都有野生茶树分布。临沧现有野生古茶树28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1万亩,是中国古茶树资源保存得最多、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二)临沧有久远的茶史
生长在临沧凤庆小湾澜沧江畔的人工栽培型的“地球上最大的茶树王”香竹箐古茶树,已有3200多年的树龄。自香箐古茶树以下是2500多年的双江勐库古茶树,1700多年的澜沧富邦古茶树,1300多年的澜沧景迈古茶树和800多年的勐海南糯古茶树等。茶圣陆羽曾经讲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多有两人合抱者。”就包括了它们。东晋《华阳国志》中提到“武王十有三年(公元前1057年)春,伐纣,濮人会于孟津,并献茶于武王。”献茶者实为巴蜀军队中的濮人部队。武王伐纣距今3000多年,而香竹箐古茶树王的树龄也是3000多年,又在当年濮人生活区域内,事实上,临沧茶最初正是以这种方式走进汉文化典籍中的。
(三)临沧有丰富的茶俗
临沧2.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2个世居民族,都爱茶,每个民族都有着能体现本民族文化的饮茶习俗。临沧茶在商周时代就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被当作上贡的礼品。唐代樊绰《蛮书》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合烹而饮之。”“银生”包括了今天临沧的许多地方,而至今临沧市内云县漫湾、忙怀、茶房,以及临翔区的邦东、马台等地的居民还保持着饮用姜茶、糊米茶、糖茶、盐茶的古老习俗。临沧较有代表性的茶俗还有佤族的擂茶、烧茶,俐?袢说闹裢怖紫觳瑁?彝族的百抖茶,傣族的竹筒茶,回族的罐罐茶、八宝茶,拉祜族的烤茶,白族的三道茶,也都各具本民族的特点,体现了各民族的性格,包含着各自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二、临沧推广茶文化的基本现状
经过政府、企业和各方的努力,目前临沧的茶文化有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但是力度还不够。
临沧茶文化博览会的召开,尽显“君临天下的茶都、沧海桑田的佤乡、茶马古道的重镇、人类最后的秘镜”的文化形象,挖掘和发挥了临沧作为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起源中心,普洱茶、滇红茶和蒸绿茶的原产地,中国原生态茶生产基地的重要形象,目标是把茶文化与佤文化、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推广出有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突出的具有世界级别影响力的临沧茶文化。凤庆茶文化艺术节的召开,使茶文化得到了推广,为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滇红集团昆明茶叶有限公司编创、主泡的《滇红迎客茶茶艺》,在参加云南省政府举办的“云茶杯”茶艺、茶道大赛中获优秀奖;具有凤庆地域茶文化特色的茶艺茶道节目在赴成都、深圳、北京等地的演出中获得了当地媒体、茶商和观众的好评;以著名红茶专家冯绍裘先生为原型,以滇红茶为载体的电影《红茶镇》已经公映。
尽管临沧的茶产品在国际、国内各种评比中获过奖(如滇红茶等),但是没有把这些认证有效转化成消费者的认可与市场竞争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