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江雪真爱梦想的同行者
“有些事儿,你只要经历过,就一定知道该去做什么。”被藏区孩子生存现状刺痛了的潘江雪,决定行动起来。
八年前,潘江雪辞职投身公益。如今,她所领导的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已连续四年在福布斯中文网推出的“中国慈善基金榜”上名列第一。潘江雪说,这源于他们“用透明的爱,唤起了大家对公益的信心”。
2015年11月14日到15日,第四届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自2009年始,年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真爱梦想基金会是这次年会四个主办方之一。
而在此前的11月7日,创享未来―2015年分享?爱慈善义拍晚宴则在深圳四季酒店成功举办。当晚筹得的4148万元,将用于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梦想中心”项目,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创造一个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未来。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不是唤醒别人,而是唤醒自己。当我的心被唤醒,我能做的就是选择,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说。
八年前,潘江雪辞去金融业高薪工作,全身投入公益。她这样评价自己当初的选择:“相信真爱,相信梦想,这是一份奢侈的幸福。”
缘起马尔康
今年6月3日,潘江雪和基金会的同事们再次来到真爱梦想的第一间梦想中心―四川省马尔康县第二中学。
“走进教室,一桌一椅都是当初的模样,和我记忆中的分毫不差。”潘江雪在自己的微博中这样描述。
初二年级的尕旺拉参告诉潘江雪,“我要走出大山,做一名老师!”潘江雪笑着鼓励他说,“好啊,那努力考上上海的大学吧。”
在一张写着尕旺拉参名字的纸上,潘江雪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画了一颗心,将两个人的名字圈在一起,对尕旺拉参说,“看,我们联结在一起了!”
八年前,这儿的孩子只是想“走出大山”;八年后,他们有了走出大山当老师的明确目标。“这微小细节处的进步,是我们八年努力的结果,是马尔康教育的一大步!”潘江雪说。
“梦想中心”,正是发生这一变化的源头。
1999年,潘江雪皈依佛门。2002年末到2007年,她每年都和朋友跟随其上师噶玛仁波切往返四川藏区。
和许多城市人一样,潘江雪在这儿经历了她人生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到白色的土豆花,第一次挖土豆,第一次见到人参果……
潘江雪在北京出生、上学,直到大学毕业,然后在深圳、香港这样的大都市工作,当她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跳出,走进乡村淳朴简单的生活,身心就变得无比舒展。至今,吃烤土豆,喝咸奶茶的情景,还是会不时地在她眼前闪现。
噶玛仁波切手指着一座山峰说:政府允许我们在那上面建立一个佛学院。可是,山上水电都没有,还年年塌方,怎么建?潘江雪心中满是疑问。
但上师自己开山,联动政府,把水、电引上去,从全国各地运石头、木头,终于,心中的蓝图变成了现实。
在马尔康,潘江雪跟着妇联主任下乡家访,路极其难走,很多村民真的是穷到家徒四壁,有的地方整村人都患有大骨节病。她从一位校长那儿得知,每到挖虫草时节,很多孩子都会去挖虫草,学校不得不挨家挨户去动员学生到校上课。
在四川阿坝州的甘孜做田野调查时,潘江雪在省道边遇到了一个20多岁的藏族小伙子。小伙子告诉潘江雪,他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也不识字,一年只有一个月可以挖虫草,大约可以有6000元收入,这是他们全家一年的收入。其余时间,他就在公路两旁,看来来往往穿梭而过的车辆。
潘江雪去了一个怀有当乡村教师梦想的藏族女孩家,她发现女孩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只是一口锅。女孩的外婆说,下个学期,她就不能上学了。
“不仅仅是因为贫困,他们觉得上学对女孩子来说没用。”潘江雪说。
2005年,潘江雪在汇丰银行做项目经理时,为吸引年轻精英阶层,银行让她负责做一个教育网站。那段时间,她系统研究了中国的城市教育,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每个家长都想给自己孩子一个与众不同的出色人生,表现在教育上,竭力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最好的,从幼儿园开始挑起。
然而,潘江雪在四川藏区看到的完全是另一种情形。
原先只是种青稞、养牛,过田园牧歌式的自给自足生活的人,被动地被一系列的外来物冲击着,水库、工厂,汽车、游客,工业化、城市化……涌到家门口的这些事物,不仅打破了他们原来的生活模式,还令他们措手不及。田园生活无法回去,现代生活又走不进去,这里的孩子成了处于“十字路口”的一代。
“有些事儿,你只要经历过,就一定知道该去做什么。”被藏区孩子生存现状刺痛了的潘江雪,决定行动起来。
梦想的中心
2007年6月,潘江雪人生第三个本命年,这位两岁孩子的母亲,断然从金融机构辞职。
三个月后,她和几位来自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的管理人才一起,在香港注册了“真爱梦想”非营利性组织,注册资金300万港币则来自他们的私人财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