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困农户子女就学问题调研与思考.docVIP

对特困农户子女就学问题调研与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特困农户子女就学问题调研与思考

对特困农户子女就学问题调研与思考   为全面了解特困农户子女就学情况,为科学制定救助政策提供依据,我们对张家界市慈利县进行了为期20天的调研。采取听、问、看、查、访的方法,深入零溪、金坪、金岩、三合口、江垭、东岳观、岩泊渡等7个乡镇35个行政村,实地调查了13所小学,查阅了相关数据资料,走访了80户困难家庭,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召开了部办委局负责人、乡镇及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四种类别的座谈会25次。   通过调研,我们的总体印象是:自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以来,贫困农户子女就学情况有了极大好转,因贫失学现象明显减少;但由于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人每年50元~200元)太低,与每人每年实际需要1000多元差距过大,同时,社会救助资金又没有固定的保障渠道,因此,这些学生在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后,其所需的基本生活费难以保障,特困农户子女就学难问题没有根本缓解。      一、贫困农户子女就学现状分析      慈利县地处湖南西北部,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的省贫县,总人口69.3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1.2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8.32%。2006年,全县GDP达39.6亿元,财政总收入4.75亿元,其中县本级财政收入1.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400元,是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3.41%。   全县有中小学442所(其中教学点283个),在校学生7.63万人,其中贫困生2.34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66%。特困农户子女入学率为99.37%。200年小学辍学率为0.19%,初中辍学率为2.89%,普通高中辍学率为6.61%,职业高中辍学率为4.39%。      (一)贫困生家庭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加快,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逐年减少。但是,低收入人口处于贫困边缘,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尚未根本好转。据县民委和教育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末,慈利县农村尚有贫困人口近7万人,其中5万人处于贫困边缘或边缘线以下。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10%。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贫困家庭收入主要用于解决温饱问题,实际可支配费用所剩无几。2006年,慈利县农民人均收入为2400元,而供―个孩子寄宿读小学一年的实际支出要1200元左右,初中至少要1700元左右,更何况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四成是实物折抵的,可见一户家庭可支配的年现金收入供两个孩子上学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农村,因子女读书导致“高中拖累全家,大学拖垮全家”的现象时有发生。   调查发现,贫困生大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生活俭朴,有的一天三餐仅靠家里带点咸菜;二是学习压力大;三是心理负担重,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经济中的一些多元化现象,特别是贫富差距,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不平衡。      (二)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   一是突发家庭变故。一些家庭原本经济状况尚可,由于突发天灾人祸,如父母离异、遭遇车祸、父母外出打工发生伤亡事故等,导致家庭经济突然陷入困境。从访谈家庭来看,这一原因占50%。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00名特困学生中,属于单亲家庭或孤儿的约占29%。   二是家庭成员残疾或生病。这一原因在访谈家庭中约占33%。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00名特困生中,38%的家庭属于此情况。   三是父母文化低或弱智。此情况在访谈家庭中约占2%。金坪乡中学初二学生田中秋家,父亲种了7亩烤烟,但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劳动技能,一年下来,不仅没有赚到钱,还倒贴了7元多钱。   四是自然条件特别恶劣。此情况在访谈家庭中约占15%。如三合口乡中学初二吴贤辉家,妈妈是村妇女主任,勤劳能干,但由于家在海拔800米的高山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故其家里至今未脱贫。   五是经济结构单一。农村贫困乡镇经济结构单一,耕田种地仍然是农民谋生的基本方式。由于产业化程度低,投入成本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宜冲桥乡、溪口镇都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条件,农民只是单一种水稻,无其它经济收入来源。   六是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没有完全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在贫困的农村,中央和省下达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解决公职人员工资,无暇顾及农村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和教师的津补贴。各部门出台的津补贴、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甚至连教师的养老金等,均由当地政府与学校及教师个人按比例共同分担。因此,少数学校在当地政府的默许之下,把部分应由公共财政负担的资金转嫁给学生家庭,导致家庭教育支出的大幅增长,大大超过了贫困家庭的承受能力。      二、贫困生救助工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贫困生现状,慈利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救助工作,基本形成了政府资助和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助学体系。   一是实施义务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