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四川主推水稻品种产量影响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四川主推水稻品种产量影响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不同的还田方式对四川主推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小麦秸秆还田方式下水稻的穗部经济形状及产量表现从大到小的依次为:水翻埋旱翻埋田面覆盖对照组。对供试的F优498、德香4103、D优17、花香7号这4种水稻在水翻埋、对照、田面覆盖和旱翻埋4种处理下进行分析得知,F优498在水翻埋处理下的产量高于其他3种处理,德香4103在旱翻埋处理下的产量高于其他3种处理,试验旨在为水稻直播技术、节水灌溉及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杂交水稻;秸秆还田;产量;四川盆地
中图分类号:S511.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4-0115-03
随着我国农业的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也在不断地发展,秸秆的数量也随着增加。在过去农民通常会将农作物的秸秆当做烧火做饭的燃料或者是当圈肥的垫圈材料,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多数都利用煤电资源或者是燃气资源,不再利用秸秆做燃料,因此就有大量的秸秆堆积,大多数农民将田间堆积的秸秆进行焚烧或者是扔在水沟里,秸秆焚烧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水沟里的秸秆随水流进入江河对水体也造成了污染,秸秆不仅是农作物的副产品,也是一种可再生的有机资源,含有丰富的碳、氮、磷及中微量元素等养分[1]。秸秆还田具有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养分及调节田间小气候等作用,因此成为现在农业生产上的有效利用秸秆的方式之一。农作物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已有相关的报道[2-3]。还田的农作物秸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腐烂降解最终释放出氮、磷和钾等养分供给植物吸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小麦秸秆多种还田方式对四川盆地主推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农田养分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及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近3年四川主推杂交水稻为材料,包括:F优498、德香4103、D优17、花香7号。
1.1.1 试验器材 PME型自动数粒仪(浙江拓扑仪器有限公司,型号:SLY-A)、脱粒机(四川红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型号:5T-40),种子风选仪(浙江拓扑仪器有限公司,型号:CFY-11)、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型号:BS2202S)、SPAD-502叶绿素快速测定仪、尼龙网袋。
1.2 试验方法
1.2.1 秸秆覆盖处理 试验设置4种小麦秸秆还田处理,主要包括:(1)小麦秸秆覆盖田面;(2)水耕翻埋小麦秸秆;(3)旱耕翻埋小麦秸秆;(4)不还田作对照(CK)。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3次重复。秸秆用量为每小区4.0 kg(根据秸秆全量还田计算)。所用秸秆为机收后的粉碎小麦秸秆。
1.2.2 水稻种植 试验采用直播方式,播种时间在2013年5月20日。播种前将种子浸泡3 d,不催芽。试验小区面积为4 m×4 m,播种行距36 cm,水稻植株在4叶时定苗,保持每行22株,株距16 cm,并保证植株分布均匀一致,折算密度11 900株/667 m2。施用大粮仓牌水稻优化配方复混肥,其养分含量为N(19%)+P2O5(10%)+K2O(6%)。按 10.0 kg/667 m2 纯氮计算施肥量。每小区面积共施复混肥 473 g,其中4叶期施用95 g(20%),6叶期施用142 g(30%),8叶期施用236 g(50%)。SPAD值的测定采用日本产的SPAD-502叶绿素快速测定仪,从分蘖期至成熟期每10天选有代表性的植株最上且完全抽出的叶片,测定叶片的中部及其上下1/3处3点的SPAD值,取平均值,每个小区测10点,取平均值。
1.3 调查与测定项目与数据分析方法
测定不同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在水稻最高分蘖期及齐穗期水稻叶片的SPAD值。成熟以后,每品种取22株分别将稻穗全部剪下,置于尼龙网袋内风干至水分含量达135%左右时用脱粒机进行脱粒,测1 m2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等,最终计算出各个水稻品种的产量,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03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DPS 7.0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不同生育期SPAD值的影响
水稻叶片是水稻物质积累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光合作用最主要的器官。氮素是叶绿素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同时氮素也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4]。在一定范围内,水稻叶绿素含量与水稻叶片中的氮素养分和水稻产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5]。本试验采用SPAD仪测定的是水稻植株中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绿素测定仪携带简便,SP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