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钾的释放和淋失
主要农作物不同部位中钾的含量 (%) 2. K+易进入酶的活化部位 (六) 促进植物经济用水 1. 参与细胞渗透调节作用,促进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钾离子以高浓度累积在细胞中,因此,细胞壁渗透压增大,水分便从低浓度的土壤溶液中向高浓度的根细胞中移动,直至渗透压和膨压达到平衡为止。 膨压是细胞扩张的动力,它从细胞内为细胞壁的延伸或细胞分裂提供必需的压力。 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的缩写。是糖酵解中重要中间产物,在光反应阶段产生(主要化学式为:NADP*+2e+2H*→NADPH),为暗反应阶段提供能量与相应的酶(PEP缩合酶),也是C4植物中将CO2固定的化合物 。 PYR-焦性没食子酸红,很强的还原剂。 禾谷类作物缺钾时,先在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严重缺钾时新叶也会出现这样的症状,然后枯黄,症状由下至上发展。水稻缺钾易出现胡麻叶斑病的症状,发病植株新叶抽出困难,抽穗不齐。根量少,呈黑褐色。 第二节 土壤中钾的形态和转化 地壳中钾的含量(平均)约为2.3%,大部分土壤含钾量为0.5%~2.5%,平均为1.2%。红壤、砖红壤等风化强烈,是含钾量最低的土壤种类。 ? 分为矿物态钾、缓效态钾以及速效态钾 (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 1. 矿物态钾 占全钾量的90%~98%,存在于微斜长石、正斜长石和白云母中,以原生矿物形态分布在土壤粗粒部分。 2. 缓效态钾 约占全钾量的2%,最高可达6%。主要为晶层固定态钾和存在于次生矿物如水云母和以及部分黑云母中。 3. 速效性钾 占全钾的l%~2% 其中 交换性钾约占90% 水溶性钾约占l0% 3. 施用 (1) 方法:可作基肥、追肥施用,不宜作种肥。 钾肥不宜做种肥 种肥是指播种或定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合施用的肥料。 氯化钾含有氯离子,施入土壤后会产生水溶性氯化物,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不利。硝酸钾等肥料所含的硝酸根离子,对种子发芽也有影响。 窑灰钾肥属强碱性肥料,不宜做种肥。窑灰钾肥吸湿性强,吸水后放出大量热量,易烧坏种子和幼根。 第四节 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一、土壤供钾能力与钾肥的分配 土壤供钾水平是指土壤中速效性钾的含量和缓效性钾的贮藏量及其释放速度。 在供钾水平较低时,钾肥的肥效才明显表现。 二、作物需钾特性与钾肥肥效 四、肥料配合与钾肥肥效 钾与氮、磷配合,利于肥效的充分发挥 一定P水平下,N、K配施时,植株体内K2O/N比值增高,而可溶性非蛋白质氮占全氮的比例降低,说明NK配合施用可以促进水稻对N、K的吸收及其在体内保持一定的平衡,也促进了N在体内的转化和蛋白质合成。 (2) 含有效钾素较多的有机肥料用量高时,可少施或不施化学钾肥。 1. 施用前先加少量湿土拌和,以减少飞扬损失。 2. 可把少量窑灰钾肥拌入有机肥料堆中以促进有机肥料的分解。 3. 作追肥时必须防止肥料沾在叶片上,早晨有露水时不能施用。 4. 窑灰钾肥是强碱性肥料,因此不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以免引起氮素的挥发损失。 5. 不可与过磷酸钙混合,否则会降低磷肥的肥效。 6. 窑灰钾肥最适于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或施在需钙较多的作 物上。 7. 可作基肥或追肥,但不可作种肥、不适合用来沾秧根。 使用注意事项: 常 用 的 含 钾 肥 料 窑灰钾肥 氯化钾 硫酸钾 草木灰 磷酸二氢钾 硝酸钾 第四节 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讨论题: 1. 土壤有效钾增加和减少的途径有哪些?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南地区的耕地为什么普遍缺钾? 3. 如何根据土壤性质合理分配和施用钾肥? 4. 如何根据作物需钾特性合理分配和施用钾肥? 5. 如何根据钾肥的特点合理分配和施用? 6. 如何科学有效地施用钾肥? 作物残茬、厩肥 化学钾肥 缓效性钾矿物 土壤中有效钾 钾肥的当季利用率约为40%~70% 土壤中有效钾增加和减少的途径: 作物吸收 淋洗损失 迳流损失 固定 华南地区耕地缺钾的原因: 1. 气候条件:高温多雨,淋溶剧烈,粘土矿物类型多为1:1型高岭土,吸持钾的能力弱,故土壤缺钾; 2. 耕作制度:复种指数高,以及高产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在获得高产的同时,植物带走更多的养分,包括钾素; 3. 施肥习惯:重施氮、磷,而少施或不施钾,更加剧了土壤钾的耗竭; 4. 社会因素:农家肥、秸秆还田少,也减少了钾素的来源。 土壤速效钾水平与当季 作物钾肥肥效的关系 不需要施用钾肥 170 极高 施用钾肥一般无效 125~170 高 一定条件下钾肥有效 67~125 中 一般有增产效果 33~67 低 增产效果极显著 33 极低 钾肥施用效果 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