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正交变换保护数据中隐私信息
应用正交变换保护数据中隐私信息
摘 要:针对聚类分析时如何保护隐私的问题,从传统的数据安全度评价标准出发,重新拓展了一般实数上有限维欧氏空间中隐私保护度的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称为OBT(基于正交变换的数据转换方法)的算法,OBT中正交矩阵的选择不依赖于具体数据,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大容量的数据库上,在应用正交变换保护数据中的隐私信息时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
关键词:数据挖掘; 隐私保护; 聚类分析; 正交变换
中图法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95(2006)10-0095-03
Privacy Preserving Clustering by Isometric Transformation
ZHANG Guo??rong??1, YIN Jian??2
(1.Computer Staff Room,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60, China; 2.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s concentrated on the issue of protecting the underlying attribute values when sharing data for clustering and systemically discuss the process which preserves privacy information by Orthogon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ly measure of security, this paper extends the measure of privacy preserving in Euclidean space and proposes a privacy preserving method called Orthogonal??Based Transformation (OBT). OBT doesn’t depend on concrete data and it makes the process neednt a great deal computation which preserves privacy information by Orthogonal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Data Mining; Privacy Preserving; Clustering Analysis; Orthogonal Transformation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私人信息如购物习惯、犯罪记录、病史、信用记录等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被广泛地收集和分析。人们发觉数据挖掘技术可能对隐私和信息安全构成威胁。目前,为了保护数据挖掘中的隐私,防止收集的数据被误用,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本文主要考虑如何保护初始数据中的隐私信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个重要的技术:①在隐私保护的第一阶段匿名化身份信息(如姓名、社会保险号、地址等);②对一些敏感信息(如工资、年龄等)进行转换,因为这些信息可能通过连接到另外的数据库就可以判断出个人的身份[1]。本文更关注后者的技术,主要考虑在进行聚类分析时,如何通过转换机密的数字信息来达到隐私保护的目的。
1 相关工作
保护隐私的数据挖掘已经成为数据挖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越来越吸引密码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参与其中。根据考虑对象的不同,目前的解决方法主要分为两类:①初始数据隐私保护,即对初始数据进行扭曲、扰乱、随机化和匿名化。这是因为初始数据中可能含有不能公开的个人隐私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年龄、工资等。②分布式数据隐私保护,即在双方或多方合作进行数据挖掘时,由于某种原因,参与者往往不愿意将数据与他人共享而只愿共享数据挖掘的结果。这种情况在科学研究、医学研究及经济和市场动态研究等方面屡见不鲜。这就要求人们提出保持隐私性的数据挖掘算法,对于参与者而言,只能获得最终的挖掘结果,除此以外,不能获得他人的其他任何信息。
对于聚类分析中的隐私保护问题已经有一些很好的解决方法。Vaidya等人[2]提出了应用于垂直分布类型的聚类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使得每个站点在得到聚类结果时,不会泄露自己站点内部的事务属性值。而对于聚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