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
应用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1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组,66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组,60例),对比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包括髋内翻、肢体短缩、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肺部感染等)。结果 观察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DHS;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也称转子间骨折,系指由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在髋部骨折中所占比例高达36%[1],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外伤容易出现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不能耐受长期卧床,保守治疗病死率高[2],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对有条件的患者尽早采取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治疗。本研究选择1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本文通过比较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要求≥60岁),其中男78例,女48例,年龄60~86岁,平均(74±2.6)岁,骨折类型采用Evans-Jensen分型[3]:Ⅰ型12例、Ⅱ型24例、Ⅲ型51例、Ⅳ型27例、Ⅴ型12例。其中Ⅰ、Ⅱ型为稳定性骨折,Ⅲ、Ⅳ、Ⅴ型的为不稳定性骨折。入选标准:所有病例均经过X线及CT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无严重心肺疾病、无严重凝血障碍及其他原因不能耐受手术等。
1.2分组 全部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PFNA组,66例)对照组(DHS组,6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骨折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所以患者入院后给予持续皮牵引,完善各项术前检查,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①DHS组:取股骨近端外侧切口长约10~14cm,暴露股骨粗隆及外侧,牵引复位,在粗隆下约2~3cm处股骨外侧的中部为进针点,沿着导向器插入导针,透视下证实导针位置正确,电动钻扩孔,攻丝后拧入拉力螺钉,放入钢板,将钢板的套筒套入拉力螺钉的钉尾,螺钉固定钢板,旋紧拉力螺钉的钉尾螺帽加压骨折端,再次透视钢板位置满意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连接负压引流装置,逐层缝合手术切口,术毕;②PFNA组:沿股骨大粗隆上缘向头侧作一长约5~7cm纵形外侧切口,暴露大粗隆顶点前1/3,向股骨髓腔插入导针,C臂机透视确认导针位于髓腔内,手动扩髓后插入合适直径的PFNA主钉旋入,拔出导针,调整主钉深度与方向后旋入近端拉力钉,锁定螺钉后经定位器钻入远端锁定螺钉,拧入尾帽,再次透视检查内固定位置是否满意,其余步骤同DHS组。
1.4观察指标 ①对比参数: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②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4]:包括关节疼痛、功能及活动范围等指标,总计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关节恢复越好;③术后并发症:包括髋内翻、肢体短缩、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肺部感染等。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认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PFNA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方面均优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0个月,平均(7.00±2.35)个月,PFNA组术后出现髋内翻1例,内固定松动或断裂1例,肺部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6.06%(4/66),DHS组出现髋内翻2例,肢体短缩1例,内固定松动或断裂3例,肺部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13.3%(8/60),PFN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