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开平侨乡民国建筑装饰特点与成因及其社会意义
广东开平侨乡民国建筑装饰特点与成因及其社会意义
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广东五邑地区及邻近县份的部分地区, 很多赴海外谋生的华侨回乡结婚, 并建碉楼和别墅等楼房供家人居住。时人在建设过程中, 以模仿西洋建筑为尚, 参考及借鉴西方古典建筑的某些特征, 又混有本地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以岭南地区盛行的建筑装饰壁画与灰雕为主要表现手法, 兼用进口材料与西画技法。然而, 此种装饰无论在材料或者表现主题和表现手法上, 都不同程度地异于岭南地区的传统特点。本文以民国时期广东开平县的华侨建筑为例, 分析民国时期北美华侨之乡的壁画和灰雕装饰的特点、 成因及其社会意义。
关键词: 民国建筑; 壁画; 灰雕; 建筑装饰; 开平碉楼
中图分类号: TU-8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3-0054-07
中国早期的侨乡因为华侨的回归而于20世纪之初逐渐形成。最出名的有四处: 以福建厦漳泉地区和台湾金门地区为主的闽南侨乡; 以广东五邑地区为代表的五邑侨乡, 以广东潮州和汕头为代表的潮汕侨乡; 以广东梅州和兴宁为代表的粤北客家地区的兴梅侨乡。五邑地区的华侨多旅居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而其它几个侨乡的华侨多旅居东南亚诸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地侨乡都有华侨回乡建设家园。然而, 建设的目的与方法则因华侨当地的文化和居住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的不同而各有特点。以东南亚为主要居住地的华侨回乡建设的目的是光宗耀祖、 尽孝或者投资, 建造者往往不把乡下的新居视为自己长久之家; 而以北美、 澳大利亚等地为主要居住地的五邑华侨因为排华而无法在当地生根, 故其建造目的是为父母、 妻儿等亲人营造一个舒适家园, 新建之居是他永远的家, 建造之时着重彰显建造者的身份。再者, 五邑地区的侨民与西方殖民地香港和澳门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文化和生活观念上深受港澳思想的影响, 对传统的保守逐渐放宽。
开平便是五邑地区富有北美侨乡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之一。
开平人多侨居排华严重的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很多人把结婚生子, 回归祖国投资实业和建设家园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选择在国内的大城市投资, 但更多人则因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家庭观念的影响, 选择回家乡投资和建设。因此, 归乡成家和建造家园是大多数出国谋生的华侨的选择。更重要的是, 新建之楼也是他们自己将来从外国退休回乡后颐养天年的处所。可以说, 乡下“家”的呼唤是五邑华侨回乡建设的主要“拉力”, 而在排华情绪高涨的国外, “无家”的感觉恰恰是华侨回家建设家园的主要“推力”。①这些思想可从以下谣中得到体现:
20世纪初, 开平侨乡的民间建筑除沿袭了传统岭南建筑中“三间两廊”的风格外, 有些建筑的形态也逐渐改变。如县志所载, “新建之村颇革前弊”, 新村空间规划改良了旧村落民居建筑“方向不一, 门巷参差, 四壁不通风”的弊病, 新建的庐式建筑也在通风和采光方面大大地得到改善。这些改善了的民居建筑有: 为了防卫而建造的“碉楼”民居, 为了追求生活的舒适而建的中西合璧的别墅――“庐”民居。这些逐渐崛起的侨乡建筑装饰常以模仿西洋风格为尚, 参考及借鉴西方古典建筑的某些特征, 兼有本地传统建筑文化元素, 拼凑而成。
一、 开平民国建筑装饰的界定与特点
综合田野调查所得的建筑装饰的内容与种类, 笔者把 “开平民国建筑装饰”的范围界定为: 民国期间, 开平华侨在建造家园的过程中, 利用传统或者外来技艺和材料制作的、 非当地传统题材的建筑装饰作品。如: 以表现当时侨乡风貌及其侨乡理想社会为内容的壁画和灰雕作品; 用本地岭南传统灰雕技法雕刻的西式花纹, 以及普遍用于立面装饰的西式拱券、 古典柱式和屋顶的凉亭等装饰手法。
(一)西方建筑装饰特征――华侨身份的象征
从开平的民国建筑装饰, 几乎可以看到近代以来岭南地区建筑风格的发展历程。比较常见的农村民居装饰风格具有如下几种情况:
文艺复兴式建筑特征出现在开平的建筑当中, 如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罗马法尔尼斯府邸的窗户装饰风格在开平瑞石楼得到发展,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在开平碉楼与民居中得到运用; 各种罗马柱式与拱券更广被模仿。
具有炫耀财富, 追求新奇等特点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深得开平侨乡民众的接受且被广泛模仿, 并与本地建筑工艺融为一体, 是开平庐建筑中最为普遍的装饰风格。
多用于室内装饰的洛可可式风格特征在开平民居的山花与门楣装饰上较为常见, 以卷草舒花, 缠绵盘曲的弧线、 S形线和旋涡等手法为主。多见于1910年代至1920年代初的碉楼与民居建筑。
由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文化融合而形成的英印建筑风格的穹窿顶通过东南亚、 澳门和香港传入, 成为富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