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管混凝土研究现状及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钢管混凝土研究现状及进展

我国钢管混凝土研究现状及进展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的起源,应用及现有规范情况。阐述了钢管高强混凝土,带肋方钢管混凝土,膨胀混凝土等组合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及针对钢管混凝土冲击性能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相关研究成果,从实验与理论角度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管高强混凝土;带肋方钢管混凝土;钢管膨胀混凝土;承载力;冲击性能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th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norms. then it expound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ome composite materials such as high-strength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ncrete-filled stiffened square steel tube ; expansiv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etc in recent years. as for the impact propertie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it i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Key words】High-strength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oncrete-filled stiffened square steel tube;Expansiv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Bearing capacity;Impact properties   0 引言   钢管混凝土就是将混凝土填入钢管内部而形成的一种组合结构。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钢管和混凝土的相互作用,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力状态,提高混凝土的承载力,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脆性,抑制钢管的屈曲。   从1897年美国人John Lally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的承重柱(称为Lally柱)并获得专利算起,钢管混凝土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已有上百年历史[1]。   在早期的应用中,空钢管内灌注混凝土的目的主要为了除锈,1901年,Sewell. J. S第一个以文章形式报道了方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应用情况,认为钢管内填充混凝土不仅能防锈,还能提高其刚度和承载力[2]。   对钢管混凝土的深入研究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67年Furlong对52个钢管混凝土试件轴压和偏压承载力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报道,采用圆形和方形两种截面形式,并用相关方程的方法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验算[3]。   我国对于钢管混凝土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6年在北京地铁车站工程中应用了钢管混凝土。后相继在许多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拱桥中有大量应用,建成了一些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   目前国外有关钢管混凝土的设计规范主要有欧洲EC4(1996)、德国DIN18806(1997)、美国ACI319-89、SSLC(1979)和LRFD(1994)及日本AIJ(1997)等,这些规范中都同时包括了圆钢管混凝土和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设计方面的条文,其中美国LRFD、日本AIJ和欧洲EC4最有代表性。   国内关于钢管混凝土的深入研究起步较晚,目前颁布的设计规范主要有国家建材总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天津市建委颁布发行的设计规程,分别有JCJ01-89、CECS28-90(1992)、CECS159:2004、DL/T5085-1999(1999)、GJB4142-2000(2001)和DB29-57-2003。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组合结构优异性能,近年来我国不断涌现大批学者对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等研究。研究结果对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扩展该结构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随着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及工程的实际需要,一些新型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得到应用,关于钢管混凝土的性能也陆续有新的发现,本文就几种新型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1 高强钢管混凝土受力性能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高强混凝土的大量应用,其脆性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此时钢管高强混凝土应运而生,相关研究也随即展开。主要集中在破坏模式,轴压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