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发展与地方社会变迁——粤东梅城攀桂坊个案分析-clan development and local social changes a case study of panguifang in meicheng, eastern guangdong.docxVIP

宗族发展与地方社会变迁——粤东梅城攀桂坊个案分析-clan development and local social changes a case study of panguifang in meicheng, eastern guangdong.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族发展与地方社会变迁——粤东梅城攀桂坊个案分析-clan development and local social changes a case study of panguifang in meicheng, eastern guangdong

目录 目录 PAGE PAGE III 目录 第 1 章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3 文献综述 2 1.4 研究方法 6 第 2 章 发展伊始:攀桂坊的早期概况 7 2.1 梅县的建置沿革 7 2.2 攀桂坊的地理区位及行政区划 8 2.3 攀桂坊的形成与得名 10 2.4 攀桂坊的居民 12 2.4.1 攀桂坊的居民数量 12 2.4.2 攀桂坊的疍户 13 2.5 攀桂坊的社区信仰 14 第 3 章 家族始迁:攀桂坊的发展 16 3.1 萧、张、李、黄四姓迁居攀桂坊 16 3.1.1 萧氏家族 16 3.1.2 张氏家族 18 3.1.3 李氏家族 24 3.1.4 黄氏家族 25 3.2 明末清初粤东社会环境 28 3.2.1 程乡周边环境及州城布防 29 3.2.2 抗清名士与攀桂坊 30 3.3 小结 35 第 4 章 文商并举:攀桂坊的繁荣 36 4.1 文教发展 36 4.1.1 科举成就 36 4.1.3 家族私塾的创建 41 4.1.4 官府学校的设置 43 4.2 家族外扩 44 4.2.1 张氏家族外扩 44 PAGE PAGE IV 4.2.2 黄氏家族外扩 45 4.3 攀桂坊的商业发展 49 4.3.1 攀桂坊与下市 49 4.3.2 明清时期攀桂坊商业概况 50 4.3.3 攀桂坊地区的当铺 52 4.3.4 商业暗语“下市话” 53 4.4 小结 54 第 5 章 再经动乱:太平天国运动对攀桂坊的影响 56 5.1 太平军两次攻占嘉应州城 56 5.1.1 石镇吉部进占嘉应州城 56 5.1.2 汪海洋部进占嘉应州城 58 5.2 太平天国运动对攀桂坊的影响 59 第 6 章 近代变迁:教育、工商业变革与侨乡的形成 62 6.1 教育变革 62 6.1.1 黄遵宪与嘉应兴学会议所 62 6.1.3 黄遵宪与攀桂坊留日学生 67 6.2 工商业变革 69 6.2.1 裕隆泰钱庄 69 6.2.2 光耀电灯股份有限公司 71 6.3 攀桂坊华侨 73 6.3.1 家族衰落 73 6.3.2 梅州华侨 75 6.3.3 华侨与家乡 76 6.3.4 华侨个案:谦谦堂张氏家族 78 6.5 小结 80 第 7 章 结论 81 致谢 83 参考文献 84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7 第 第 1 章 导论 PAGE PAGE 1 第 1 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有关宗族发展与地方社会发展关系研究的成果有很多,但具体而详细地揭 示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个案相对较少。本文的研究对象攀桂坊,位于今广东省 梅州市梅江区江北地区的东部区域,曾是一个望族聚居的乡村聚落。现在的攀 桂坊已不是具体的某个行政单位或自然村落,而已成为老梅州人对邻近梅州老 县城东门一带区域的泛称,是梅州城区的一部分。不过聚落形态保存相对完整, 传统宗族活动活跃,仍可作为宗族发展与地方社会变迁关系的研究个案。 由于当地开始编撰地方志的时间相对较晚以及史料散佚问题,笔者所能看 到的最早记载攀桂坊地区历史的资料始于明末。从这些资料中有关攀桂坊的记 录来看,攀桂坊的名称最早见于县志中关于南宋乡贡进士侯安国以及杨圭的记 载。直至明末清初,提及攀桂坊的次数增多,且多与当时迁入该地居住的家族 有关。 史料上对于攀桂坊的记载,引发笔者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 1、攀桂坊的最初形态如何? 2、明末清初缘何成为攀桂坊几大望族集中迁入的时期? 3、望族迁入后攀桂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这些发展又与社区望族有何关 系? 4、近代攀桂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侨眷众多的攀桂坊在素有“侨乡”之称 的梅州地区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本文试图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探究还原这个古老聚落的发展历史,探寻地 区宗族的发展与其所居之地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并将宗族发展置于粤东区域 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中进行研究,探寻一个聚落的发展变迁与大环境变革之间 的内在联系。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笔者于 2013 年 6 月来到广东梅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跟随导师肖文评教 授学习和研究客家历史文化。因参与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 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的重点项目“梅城攀桂坊历史文化与当代生态 文化建设研究”,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委托课题“梅州客 家侨乡研究”两项研究课题而接触到梅城攀桂坊,发现了这个在经过千年历史 的沧桑变化后已经鲜为人知的社区聚落。正是这一区域,在清初至民国时期近 300 年间孕育了众多科举名流和文化名家,并在梅州近代变革的历史中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但除黄遵宪等少数名人被学术界关注外,其余大部分名人尤其 是整个社区的历史发展变迁过程,至今未见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笔者选定以 这一聚落的社会历史变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