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HBVDNA变化相关性研究
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HBVDNA变化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期间血清及PBMC内HBV DNA变化的相关性。方法73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0.5?/天48周,分别于治疗后的0、4、12、24、48周检测血清及PBMC中HBVDNA。结果治疗后的4、12、24、48周治疗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1.57%、81.58%、94.74%、97.37%,PBMC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10.52%、42.11%、57.89%、76.32%,治疗后的12、24、48周血清和PBMC内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恩替卡韦对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HBVDN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PBMC中HBV DNA的阴转率低于血清HBV DNA的阴转率。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脱氧核糖核酸
目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治疗的重要手段[1]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的核苷(酸)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是目前作用最强、相对安全、很少发生耐药变异的抗HBV治疗的药物,其重要通过抑制HBV D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达到迅速抑制血清HBV DNA复制的目的[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主要指T、B淋巴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集合体,目前研究表明PBMC是HBV肝外感染的重要靶器官,其中存在多种不同形式的HBV如HBVcccDNA、HBVDNA及中间体RNA[3-4],HBV感染PBMC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和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变化。目前恩替卡韦对血清HBV的抑制作用已得到认可,但对PBMC内HBVDNA抑制作用的研究较少。而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期间血清及PBMC内HBV DNA变化及其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73例患者均来自2009.07――2010.04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西安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5]。患者入选均符合以下标准:年龄22-61岁,治疗前血清谷丙转氨酶80-400U/ml,血清HBsAg、HBeAg阳性,治疗前血清HBVDNA1.0×105cps/ml,PBMC内HBVDNA(+),否认既往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应用史,排除其他常见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感染(如丁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药物性肝炎、自体免疫性肝炎、脂肪肝(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妊娠等情况。
1.2研究方法7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及PBMC内HBVDNA、血清ALT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一)。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加用常规护肝治疗4周,但治疗组患者治疗开始时即应用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5?/d。
1.3监测指标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治疗的0、4周、12周、24周、48周测定血清及PBMC内HBVDNA。HBVDNA1.0×103cps/ml认为HBVDNA阴转。
1.4实验试剂及方法
1.4.1血清及PBMC内HBV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检测,其定量检测试剂盒来自深圳凯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1.4.2PBMC内HBV-DNA分离及检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全血5mL置于肝素抗凝管中,后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1500转/分钟)30分钟,取中间层细胞(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PBMC反复洗涤后于PBMC沉淀中加入50μLDNA提取液,充分混匀后将其放置于100℃水浴内10分钟,随后4℃下静置6小时,继而离心(1000转/分钟)5分钟,取其上清液行PCR检测。另外需PCR检测最后一次细胞洗涤液中的HBV-DNA以排除可能血清污染的影响。
1.5统计处理使用SPSS统计软件统计数据,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2.1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χ±s),血清及PBMC内HBVDNA定量进行对数转换),详见表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及PBMC内HBVDNA、血清ALT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恩替卡韦治疗后,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血清HBVDNA阴转率逐渐提高,详见表2。
2.3随着恩替卡韦治疗疗程的延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变化及临床意义.doc
-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应用腺苷蛋氨酸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临床效果研究.doc
- 急性脑血管病单元管理对肢体康复效果分析.doc
- 急性酒精中毒对家兔失血性休克血气分析影响.doc
-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内科急救及并发症预防措施探讨.doc
- 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和安全性.doc
- 急性重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时机选择与疗效分析.doc
- 急性重度脑血管意外并发脑―胃肠综合征临床分析.doc
- 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采用急诊床边血液灌流治疗临床效果探讨.doc
-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效果初步评定及研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