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探索两重天背后教育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育探索两重天背后教育思考

心育探索两重天背后教育思考   “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往后靠”,这句话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是比较贴切的。笔者于2001年进入中学担任专职心理教师,算是国内较早从事这一行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12年,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的见证者和观察者。   现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着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呼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在一些极端的事件个案发生之后;另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心理教师也面对着“边缘化”的尴尬。   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心理健康领域的“心理情报员”和“小学情商课”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教育热点事件。但是,对于这两个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探索的案例,媒体的评论是“冰火两重天”。“心理情报员”被打下地狱,“小学情商课”被捧上天堂。笔者认为,这两个探索的不同命运可以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带来很多的启发,使其更好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现象透视:心育探索“冰火两重天”   2012年10月,深圳前海小学设立学生“心理情报员”的做法经《中国青年报》报道后,多家媒体刊发评论文章,对该校的这一做法“狂轰猛炸”。2012年11月,宁波市镇明中心小学开设“情商课”,省内外多家媒体进行重点报道,给予高度评价。   1.饱受指责的“心理情报员”   “该校每个班有两名学生,他们除学习外还做着地下潜伏工作,注意观察同学情绪和心理变化,然后,每周定期向老师提供情报,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2012年10月,一篇题为《小学设学生情报组织潜伏“地下”向老师打小报告》的报道,让深圳前海小学成为了媒体热议的靶子。很多时评人纷纷对该校设立的“小小心理情报员”而“口诛笔伐”,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从小培养告密者、是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是学校教育最大的败笔等。深圳前海小学,因为一项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探索和尝试,就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当然,受冲击的不仅是这一所学校,还有跟该校开展着类似活动的学校和教师。   2.众星捧月的“小学情商课”   “上学忘了带铅笔盒,怎样向同桌借铅笔橡皮?上学路上遇见同学了,怎么打招呼?想买个游戏机,该怎么向妈妈开口?昨日下午,镇明中心小学302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具一格的情商课,生动的情景模拟引得整堂课笑声不断”。这是某报纸对宁波市镇明中心小学的情商课的报道。当地多家主流媒体对该校都给予了重点关注。一时间,“小学情商课”被热捧。此后不久,当地媒体又对该校的“性商”即青春期性教育给予了重点报道。当然,这样的做法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点是必须得到肯定的。   3.反思媒体的“评价两重天”   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是相当巨大的,而且现在很多网络都会转载平面媒体上的一些热点文章。这些评论文章经过网络转载,会形成更大的传播力,影响到公众对这些教育热点事件的认识。   事实上,学生“心理情报员”承担的就是班级心理委员的职责,设立学生“心理情报员”是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应该是值得肯定的。早在200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就创立了班级心理委员模式,并入选全国“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于2005年刊登过该校在这方面的科研成果。2012年5月,宁波市教育局发布的《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预警通告(2012年第1号)》,明确指出,要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实施学生心理异常报告制度。当学生出现心理异常或心理危机时,班级心理委员要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预警机制中第一道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受热捧的“小学情商课”上的内容,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只是披上了“情商课”的马甲,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好评。当然,“情商课”受热捧,也让心理教师很受伤。平时自己上的心理课还有更精彩的内容,人家不以为然,而披上“情商课”马甲的同类型课却成了“香饽饽”。   的确,媒体对两项心育探索的“评价两重天”,值得我们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反思。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并不能孤芳自赏,自说自话,应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   二、原因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面临的“危机”   “心理情报员”和“小学情商课”所受的迥然不同的待遇,这只是一种表相,其背后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自身并没有赢得应有的地位,并没有被广泛接纳。   1.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期”已过   自教育部1999年8月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后,中小学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始引进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担任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部还于2002年10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样各地都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