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腆纪年附考写作目及其史料价值.docVIP

徐小腆纪年附考写作目及其史料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小腆纪年附考写作目及其史料价值

徐小腆纪年附考写作目及其史料价值   [摘 要]徐?的晚年正处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了宣扬封建的传统意识和伦理道德,有效地化解阶级矛盾,树立节义忠烈的榜样,徐?花了五年时间完成这部《小腆纪年附考》,书中也表达了他对南明灭亡的惋惜之情。尽管这部书有一定的不足,但瑕不掩瑜,该书仍不失为一部价值较高的南明史料。   [关键词]徐?;小腆纪年附考;写作目的;史料价值   书名“小腆”,语出《尚书?大诰》:“殷小腆诞敢纪其叙。”[1]243小腆,小国主,指纣子武庚。南明是明代帝系的延续,比之武庚,故云“小腆”。而《说文》又有“腆,多也”[2]118,《方言》也有“腆,厚也”[3]293的说法。因此,小腆又有“国力厚富”之意。   一、作者徐?其人   徐?,字彝舟,江苏六合人。生于嘉庆十五年(1810),“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4]6058。历官御史,福建福宁、延平知府。同治元年(1862)卒于官。徐?性至孝,侍奉父母,“自幼至长如一日”[4]6058,侍奉汤药,数月衣不解带。   《清史列传》记载,徐?“负经济才”[4]6058,曾与六合县令温绍原募壮士数千人为团练,三败太平军,后奉命留办团练,防守六合。时有“纸糊扬州,铁柱六合”之称。又创保卫章程。后出守福宁,兴文教,修书院,购经史,擒臣盗,“屡蹙贼于浙东,克复台州、处州各府”[4]6058。曾上疏请禁开矿助饷,“极言足国之要在重农桑,贵毂帛,禁淫侈”[4]6058,有《务本论》二卷。   徐?生平博通经史,撰述颇丰,有《读书杂释》十四卷、《务本论》二卷、《未灰斋文集》八卷、《未灰斋外集》一卷、《周易旧注》十二卷、《礼记汇解》、《月令异同疏解》、《四书广义补》、《毛诗尔雅注疏》、《说文引经考》、《明史艺文志补遗》、《小腆纪传》、《度支辑略》、《延平春秋》、《老子校勘记》、《淮南子校勘记》、《楚辞校注》、《未灰斋诗钞》等书。其《小腆纪年附考》二十卷,据其自叙,该书是他入史馆后始创,“壬子(1852)冬,乞假归亲,奉命办理团练。干?之暇,发家藏稗史,参互推勘,五历寒暑”[5]2,可知该书的写作时间是1852―1857年。是书“博采稗官诸家之说,实事求是,而窃取《春秋》、《纲目》之意,历五载乃成”[4]6058。在他办理团练期间,举书中忠义事,与同人口讲指画,众多感奋。   徐?生活的晚年正值农民起义剧烈的时期,川陕有白莲教起义,广西有太平天国运动等,而其《小腆纪年》与农民战争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徐?又为何而作此书?   二、《小腆纪年附考》的写作目的   (一)贬斥农民起义,宣扬封建传统意识   徐?生于清代中后期,出仕在道、咸两朝,距离明朝灭亡已将近两百年,又官至翰林,自然要扬清抑明,宣扬封建的传统意识形态。作为封建传统意识的主流,贬斥农民起义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徐?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农民战争,将李自成、张献忠称为“贼”,如“闯贼僭称王于西安”[5]3,“是月,献贼陷明夔州。献贼者,张献忠也”[5]37,这显然是继承了《明史》中设立《流贼传》的封建传统史观。   此外,徐?还将农民起义军凶狠、残暴的一面表露无遗。“十四年辛巳正月壬寅,自成围河南府。……遂陷,杀士民数十万”[5]11;(闯)“贼愤甚,遂屠宁武”[5]73;再如,清顺治元年(1644)八月初九日,张献忠攻陷成都后,将不投降的地方官员全家处死。这些除了表现了农民起义军残忍的一面外,也表达了作者对农民战争的贬斥和诋毁。   然而,稍微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背景即可发现,作者本人即处在国家遭遇农民战争的大环境下,笔者大胆认为,徐?实际上是在借写书为名而行贬斥当时的农民起义之实。   (二)褒扬节义忠烈之人,弘扬封建伦理道德   据徐?《小腆纪年附考》自叙,“孔子之作《春秋》以讨乱贼,所以明君臣之义,正人心而维世运也。……盖人心之变,世运之穷极矣。朱子忧之,作《纲目》一书,以昌明孔子之教”[5]。作者徐?认为,明清易代之际,君臣之义不明,人心不正,世运也需维系,故而写作此书,欲伸张节义,矜表忠直,以正人心。   徐?在书中赞扬了一批节义之士。“乙卯,明遣李建泰出师。……又赐手敕曰:‘今卿代朕亲征,鼓励忠勇,选拔雄杰,其骄怯逗玩之将,贪酷倡逃之吏,当以上方剑从事。行间一切调遣赏罚,俱不中制。……’”[5]33崇祯皇帝对于李建泰这样的忠义之臣,授予了临机专断之权。徐?对李建泰的评价是“毁家纾难,上表出师,意气可谓壮哉”[5]34。“丙辰,明以工部尚书范景文、礼部侍郎邱瑜并兼东阁大学士。……京师陷,景文死之。瑜作绝命词,将投缳而未决,贼拥去,掠死。”[5]34-35徐?对此大发感慨:“若瑜者,纵不得与景文比烈,较之陈演、魏藻德辈,似难同日而语”[5]35。对蔡懋德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