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耕机旋耕刀具研究进展
微耕机旋耕刀具研究进展
摘要 微耕机已经成为丘陵山地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常用有力工具,而适用于微耕机耕耘作业的旋耕刀具是其作业的最重要部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旋耕刀具的数字化设计研究现状,总结了微耕机旋耕刀具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微耕机旋耕刀具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耕机;旋耕刀具;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0-0153-02
Research Progress of Rotary Cutting Tool for Microtillage Machine
DUAN Kai CAI Ke-tong MEI Jun RAO Chong-ming LIU Wei
(Agricultural Science Academy of Xianning City in Hubei Province, Xianning Hubei 437100)
Abstract The microtillage machine has become a powerful tool for improving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level in hilly hill country,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operation is the rotary cutting tool applied to the tillage.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gital design of rotary cutting tool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otary cutting tool was summarized,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rotary cutting tool for micro-tillage machine.
Key words microtillage machine;rotary cutting tool; research progress
功率小于7.5 kW,由驱动轮轴驱动旋转工作部件工作,多用于水旱田整地、田园管理及设施农业等耕耘作业的机动耕耘机叫做微耕机,又称微型耕耘机[1]。微耕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广泛适用于丘陵山地地区、小面积田块和设施农业作业中,而旋耕刀是微耕机旋耕部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作业环境,导致旋耕刀极易发生磨损甚至扭曲变形而影响耕作作业。因此,国内外广大学者围绕旋耕刀存在的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自19世纪耕耘机械发明以来,旋耕刀具的设计研究从最初的依赖经验与理论设计一直过渡到涉及材料、热处理以及有限元仿真分析的现代化研究方法,而所有的研究都指向一个目标,即最大限度地降低功率损耗、提高切削效率和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研究设计旋耕刀,利用过去的成功经验,以力学、数学建模及试验等形成的经验公式、图表、标准及规范作为依据,运用条件性计算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目前传统机械设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产品的功能和市场需求,利用CAD/CAE/CAM工具的?底只?设计占据主导地位[2]。
1.1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1989年,Chi和Kushwaha[3]通过编制有限元计算程序,借助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窄齿耕作部件的切削工况,并程序化地计算出耕作部件所承受的反作用力。
1995年,Rosetal[4]运用数字化设计技术,设计出先进的旋耕刀虚拟仿真系统,可以对旋耕刀几何参数对功耗的影响进行研究。
2004年,日本等国已建立了网络CAD设计系统[5],该系统主要包括CAD程序及数据库,能便捷地为旋耕刀的系列化制造提供图纸。
2005年,Karmakara [6]将土壤的流变行为特性定义为Bing-hem材料,并通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来模拟土壤切削过程。通过控制体积法,发现土壤的应力大小与刀轴的旋转速度成正相关,刀刃的四周土壤的应力相对集中,且分布的趋势是沿着刀刃方向不断减小。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
1985年,朱金华等[7]建立了包括图形输出在内的旋耕机刀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方法是国内较早的旋耕刀数字化设计。
2006年,张 霞等[8-9]、蔡宗寿等[10]以微耕机刀旋转速速度、前进速度、耕作深度为变量研究对功率分布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