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区域化差异研究
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区域化差异研究
【摘 要】 文章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视角探析了个税调节作用弱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2016年平均税前、税后基尼系数的测算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十分微弱,甚至存在逆向调节。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个税调节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化差异,即个税的调节效用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递减。最后针对个税调节作用区域化差异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区域化差异; 基尼系数; MT指数
【中图分类号】 F81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10-0140-05
一、引言
198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因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需要,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对来华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开征个人所得税。1986年至1987年又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暂行条例》,进一步将中国公民和个体工商户纳入个人所得税的课税主体,形成了三税鼎立但成效不足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体系。1993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三税合并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至此我国个人所得税体系逐步走向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税率等进行了多次改革优化。
自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规模持续增长。2016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达到10 089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8.7%,是1980年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630万倍,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我国第六大主体税种。
(一)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两极分化问题日益凸显。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2014年基尼系数来看(见表1),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基本处于0.48左右,远高于国际警戒线水平0.4,表明我国收入分配严重不均。我国个人所得税对收入的调节作用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可能存在逆向调节。因此,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体系有待完善。
纵观历次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方案,多着力于上调起征点,优化累进税率,但改革成效差强人意。2016年两会期间,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认为,简单的提高个税起征点是不公平的,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单纯上调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不是税收改革优化的方向。
(二)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税收累进性与平均税率、起征点两个视角对税收调节作用弱化的因素进行分析。Kakwani(1977)通过测算税前基尼系数和税后基尼系数差额(即MT指数),研究税收累进性与平均税率的设计对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的作用。万莹[ 1 ]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税收累进性与平均税率是影响税收调节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接近发达国家,而平均税率较低,平均税率低是导致我国个税调节作用弱化的主要因素。Creedy等[ 2 ]通过税收转移模拟认为起征点不是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条件,只要起征点能够保证接受税收转移支付的低收入群体不再缴纳税款,就能够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整体再分配效应。岳希明、郝朝艳等通过数值模拟来分析个税起征点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认为我国个人所得税整体累进性指数随免征额与扣除项的提高呈倒U型,并且测算出税收累进指数最大时起征点的值为3 500元,为了保持个税整体的累进性,起征点不宜超过3 500元[ 3-4 ]。
笔者认为,现有文献研究主要从优化税收结构角度来强化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作用,忽略了影响税收调节作用的区域因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全国统一的税收体系必然会导致个税调节作用的区域化差异。因此,从区域差异的角度进行税收调节作用弱化影响因素分析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个税体制提出新思路、新方法。
二、个税调节的区域化差异
国家统计局2003年公布的区域划分标准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东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区域内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级城市群,2016年区域GDP总和为432 433.3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55%,区域平均GDP增长率为7.66%,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中部地区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凭借毗邻东部地区的优势,经济发展较快,2016年区域GDP总和为227 254.2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29%,区域平均GDP增长率为7.84%,虽然经济发展状况弱于东部,但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西部地区地处我国内陆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落后,2016年区域平均GD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11223-2023_硅基薄膜异质结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公司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方案.ppt VIP
- NBT11222-2023光伏组串I-V检测及诊断技术规范.docx VIP
- 中职英语(Book2 苏教版)教案:Unit7 Nice Weather,Nice Mood.doc VIP
- NB-T11221-2023光伏电站频率监测与控制装置技术规范.pdf VIP
- 2023光储系统直流电弧检测及关断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11201-2023_彩色镀膜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光伏组件红外热成像(TIS)检测技术规范.doc VIP
- NB_T 11080-2023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技术规范.pdf VIP
- 《2016中文核心期刊一览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