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转化去氢表雄酮生成7琢 15琢―二羟基雄烯醇酮研究
微生物转化去氢表雄酮生成7琢 15琢―二羟基雄烯醇酮研究
摘 要:7α,15α-二羟基雄烯醇酮是合成屈螺酮的重要中间体,应用亚麻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ni AS 3.4486)的羟化酶体系对去氢表雄酮(DHEA)底物进行转化,合成7α,15α-二羟基雄烯醇酮。文章采用平板筛选、投料方法、发酵过程的控制,在去氢表雄酮(DHEA)投料浓度10 g/L的条件下,转化率可达80%以上,主要产物为7α,15α-二羟基雄烯醇酮。比原来的投料浓度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去氢表雄酮;亚麻刺盘孢;7α,15α-二羟基去氢表雄酮;微生物转化工艺
中图分类号:R9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3-0211-03
1 概 述
随着甾体化学的飞速发展,甾体激素类药物已逐渐成为医药领域的重要门类。屈螺酮是一种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新一代女用避孕药。由于屈螺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前体化合物7α,15α-二羟基去氢表雄酮也受到广泛关注。之前合成7α,15α-二羟基雄烯醇酮主要使用化学方法,由于化学法合成7α,15α-二羟基雄烯醇酮步骤繁琐,产物收率低,对人和环境影响大。
20世纪70年代德国先令首先将生物转化法用于屈螺酮的合成,利用微生物的羟化酶体系,在去氢表雄酮的C7和C15位引入羟基,得到7α,15α-二羟基去氢表雄酮,再经化学法合成屈螺酮。使用微生物法引入羟基缩短了屈螺酮的合成路线,但其转化效率较低。目前对去氢表雄酮转化效率比较高的菌株主要来自Colletotrichum lini属,但高浓度的DHEA对具有菌种具有毒害作用,因此寻找耐受性强、转化率高、生命力强的菌种非常重要。
由于丝状真菌的细胞壁成份复杂,直接以孢子或菌丝进行诱变比较难。本实验通过孢子稀释培养筛选生长速度快的菌种,选择加料溶剂、以及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各种转化条件的控制,达到最佳培养条件以提高投料浓度和转化率。
2 材料与方法
2.1 菌 种
亚麻刺盘孢由本实验室保存
2.1.2 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PDA(g/L):土豆200,葡糖糖20,琼脂20,pH自然
种子(发酵)培养基(g/L):葡糖糖30,玉米浆10,磷酸二氢钾1,磷酸氢二钾2,硫酸镁0.244,泡敌适量
2.1.3 试 剂
DHEA,7α,15α-二羟基去氢表雄酮,7α-羟基去氢表雄酮由本实验室分离制备。培养基各种营养成分购置上海试剂公司,投料使用的各种溶剂为工业级,分析使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1.4 使用仪器
菌种培养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SPX-150B-Z型),恒温摇床(上海世平的SPH-211C),台式离心机(TGL-16C高速离心机),立式电热压力蒸汽灭菌锅(上海申安LDZX-75KBS),菌种保藏(杭州华日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有限公司),显微镜, 高效液相色谱。
2.2 试验方法
2.2.1 生长速率快菌种筛选
PDA培养基的配置,土豆去皮称取200 g,切成小块置烧杯中加水1 000 ml,煮沸5~10 min,用纱布滤去土豆块,加水补充蒸发水分,加入20克葡萄糖和20克琼脂溶解,分装灭菌。灭菌之后均匀的倾到于平皿,冷却凝固,28 ℃培养2天备用。取保存菌种用无菌水洗下孢子,吸取1 ml加入到装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为101,混合均匀之后按同样方法稀释,直至1010,取104~108每级涂布5个平皿,29 ℃培养。
2.2.2 生长速度快菌株的扩培
选择平皿中生长速度快,颜色深的菌落,扩培到茄形瓶中,29 ℃培养,待种子成熟之后,保存于冰箱。
2.2.3 孢子悬浮液的培养
将无菌水加入亚麻刺盘孢霉菌茄形瓶保藏培养基中,用接种环轻轻刮取表层孢子,将洗下的孢子悬浮液置于无菌的盛有玻璃珠的三角瓶内,打散孢子悬浮液约20 min。用血球计数板计算孢子悬浮液的浓度。将计数后的悬浮液于4 ℃冰箱内保藏。尽量保证优化过程中每瓶菌种生长状态一致。
2.2.4 亚麻刺盘孢生长曲线的测定
采用过滤法测定菌体的生物量。取24个容量为500 ml的摇瓶,注明培养时间,分别准确加入100 ml种子培养液,120 ℃灭菌30 min。接种前置无菌室开紫外灯30 min,向每瓶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 ml孢子悬浮液,29 ℃、160 rpm/min培养。
从开始培养每隔4 h取2瓶,用恒重的滤纸抽滤菌体,至真空抽不在滴水,弃去滤纸称其重量即为菌体的重量。取2瓶的平均值,以时间为横坐标,菌体量为纵坐标,得到亚麻刺盘孢的生长曲线。
2.2.5 种子液的培养
按种子培养基配方配置种子培养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