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画像里秘密多
绘画不但是作画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流露,而且还能成为交流的符号。作者本人或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解读与讨论,让作画者从中发现新的自我。这个自我以前可能被忽视甚至曾经被压抑,通过方寸图画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 展示最真实的自己
作画者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称为自画像。它再现了作者头脑中的自我映像,不涉及语言表达,避免外界的影响,能真实表达自我心声。自画像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同时通过绘画释放负能量,缓解压力,宣泄情绪,调整心态,修复心灵创伤、填补内心世界的空白,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和自信心。作者可以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满足心理需求,对于自我探索、发现问题和寻找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班牙著名画家巴勃罗?毕加索是20世纪绘画史上拥有极高声誉的画家,作品既继承传统艺术,又具有独创性,成为世界性的艺术瑰宝。他充满无穷创造力,具有鲜明的个性。毕加索隐居于坐落在山顶的一所别墅里,以躲避人们对他的热情追访,而且只接待他愿意会见的人。毕加索一生之中,特别喜爱恶作剧和离奇古怪的花招。
毕加索于1973年4月8日逝世,享年91岁。他一生中给自己画过很多自画像,最后一幅是在他去世前9个月完成的。在这幅蜡笔画中,毕加索创造了一个令人畏惧的形象,完全不同于实际上看起来像个保龄球的脸。画面上一双似乎因惶恐而睁大的眼睛,紧闭的双唇,憔悴的脸庞衬着鲜明凸出的颧骨,刻画出一??凝视着死亡深渊并带着悔恨思考自己生活的男人的形象。可以想象,他在作画时大脑像过电影一样,梳理了自己走过的路上留下许多情感的碎片,如死亡和离异、被遗弃的爱人们和孩子们、诱惑和自杀、创作和毁灭的一生。
毕加索在完成自画像后,曾让朋友们欣赏。“他拿起那幅画,举至面前,然后又把它放下,什么也没说。”阿里安娜斯塔西诺普洛斯?赫芬顿在描绘当时的情景时说,“这是一张凝聚着痛苦和原始恐惧的面孔,长期以来隐藏在他戴的面具之后,愚弄了众人。那就是他曾经刻画过的恐惧和他曾经造成的痛苦,以及他继续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然而皮埃尔?戴克斯却有不同的解释,他表示:“我突然之间感觉到,他是在直面自己的死亡,就像一个勇敢的西班牙人。这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勇气,而是一种用信念驱使的勇气。由于他的作品与日常生活相似,对他死亡的预感在画面中有所反映也是意料之中的。”
早在1896年,毕加索创作了人生第一张自画像。他当时只有15岁,刚刚在巴塞罗那的一所美术学校入学。从画像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位非常有潜力的翩翩少年。毕加索的创作生涯一直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画法风格也是几经大起大落。当人们把他从少不更事到垂暮之年的 12幅自画像顺次摆列时,可以发现差别很大,但仿佛有章可循。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他的作品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他最想要的风格。
毕加索究竟是一个因自己的过去而感到羞辱的人,还是把即将来临的死亡作为唯一归宿勇敢接受的人?他的生活和作品从未给出过简单而明确的答案。不过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在毕加索后期的几十年中,创造力日渐衰竭,开始缺乏灵感,作品也只是对过去有能力创作出的东西的重复或苍白的模仿。
打开心扉进行“对话”
在创作自画像时,作画者不仅可以在头脑中想象,而且能在具体的作品上进行加工和改造,尝试着去改变和塑造,按自己的理念或期待进行创作,直至满意。这种加工过程把本来潜藏于头脑中的反思创造过程,放在能看到的纸面上,进行有意识、很明确的设计。更奇妙的是,还能让作者与内在的自我进行“对话”。在修改自画像的每一笔时,都会产生对过去自我不合理成分的否定,对未来产生期待。借助于特有的想象力,作者会再造出自画像中要求的未来生活图景,以及在未来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使“自我图式”发生改变。
“自我图式”是对自我的认知概括,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被人们逐渐接受的一种关于自我概念的理论。它来源于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个人社会经验中与自我相关的信息之加工,是一种人们对其自身拥有的一切信息与属性的认知结构。社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同时呈现给被试验者一组内容丰富的信息时,被试验者记忆最多的,是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这种现象说明了自我图式的作用,被称之为“自我关联效应”。
文森特?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的先驱,深深影响了20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从1880年献身绘画艺术到1890年自杀身亡,梵高在短暂的10年艺术生涯里,以其强烈的创作欲望和超人的勤奋刻苦,创作了2000余幅作品,其中就有40余幅自画像。其中绝大多数是胸像,数量之多,目光之坚定自信绝无仅有,没有哪一位艺术家能如此接近并审视自己和真实的描画自己。他以年均4幅自画像的频率,真实记载其人生与创作的旅程、绘画技法的变迁和思想情感的波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