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古诗鉴赏能力有效途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古诗鉴赏能力有效途径

提高古诗鉴赏能力有效途径   古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对培养阅读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大有裨益。古诗词鉴赏与训练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在古诗鉴赏与训练方面,重视对学生应试技巧的传授,轻视对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重视各类题型训练的讲练,轻视学生主体的亲历感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既偏离了“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的培养要求,又很难达到应试目的,学生在考试中,古诗词鉴赏得分还是不高。所以,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切实体验感悟古诗词的过程中,真正实现鉴赏能力的提升。具体做法分为三步。   一、吟咏品味,渐入诗境   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曾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虚得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往,曰“名下无虚士。”遂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诗画同源,对鉴赏古诗词也不无启迪。然而,目前对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只见埋头作诗题,听不到读诵,见不到把玩品味,于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被拆卸、肢解成几个零件,令人望而生厌。因此,“功夫在诗外”,应该通过读,通过品,通过听等手段,使欣赏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与作品交流,真正进入诗歌境界。   古人十分强调讽咏,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讽”通过“咏”,感受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感受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曲,感受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凄凉,感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适,从而加深对诗歌本体的理解。   鉴赏诗歌,不仅是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体验活动。这种体验,常常需要涵咏玩味,入乎其内。朱熹说过:“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作文字看。”又说,读诗“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看诗不须得著意去里面训解,但只平平地涵泳自好”。通过反复咀嚼,来充实意境,丰满形象,加深理解。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从字面上来看,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组色调相反的意象;仔细品味,却发现诗意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昏鸦归巢与旅人思归,暖暖人家与旅人思归;第二层次,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对比来写,将凄凉的晚秋图景与暖暖人家对比,引起旅人无限思乡之愁。又如陶渊明《饮酒》,借菊花、山气、夕阳、飞鸟,描写了诗人在自然景物中得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但如果将诗人其他诗作和诗人经历结合起来,再来玩味这首诗,还会有新的领悟:诗人通过描绘美好田园生活,抒发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之外,还有诗人蔑视污秽的现实,不愿奔波于龌龊官场的清高志节。   总之,要引导学生注重诵读积累,养成揣摩玩味的习惯。首先立足于现行教材中所列的古诗,认真阅读、背诵、品味,从而增加古诗底蕴。然后选读、选背一些脍炙人口、蕴含哲理、积极向上,富有美感的古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通过诵读,培养语感,通过品味诗意,提高鉴赏力,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点评赏析,品味诗意   古人十分重视对文学作品的点评,经常采用圈点、眉批、夹批、旁批、总评等形式欣赏作品,批评其不足之点。这种点评法值得教师在古诗词鉴赏评价能力培养训练中采用。如选点评析,或语言,或形象,或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加深对诗歌局部认识和挖掘。   关键词赏析,如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空”的点评:空,徒然,白白地,将“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染上了诗人感情色彩,从而抒写壮士未酬的惋惜,也是对当代英雄的企盼和呼唤。这是对关键词的点评,也可以对关键短语作点评。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落花时节”寓意:从字义上看,写诗人在晚春与李龟年相逢;从深层来看,象征了二人漂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命运,并推及至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由极盛而衰的社会真实,表达家国之痛。此外,也可以对关键句作评析,如对陆游《诉衷情》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一句赏析:结构上承上启下,语言间为因果关系,表达诗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激愤。   意象意境赏析,如王之涣《凉州词》给读者展示了雄阔、悲壮苍凉的意境,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写了月、灯、鹭、鱼四个意象,组成了安谧、和谐的意境。   思想内容赏析,如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抒写了作者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落得饮酒写诗的处境,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表达技巧赏析,如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