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腿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   【摘 要】 腿痹为肢体痹之一,是按肢体部位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腿痹相关论述较为凌乱,通过对腿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包括腿痹的病名、腿痹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腿痹的论述及腿痹的治疗等,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腿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腿痹;下肢骨关节炎;不宁腿综合征;肢体痹;风湿病(痹病);虚邪瘀;三级痹病;文献   腿痹是以腿部疼痛、肿胀、酸困麻木,甚则肌萎畸形、不能行走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正虚邪侵,或?谒鹜馍硕?致瘀血阻络,筋骨失养所致。有些腿痹可连及髋、足[1]。腿痹为肢体痹之一[2],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历代文献对腿痹有丰富的记载。本文通过对腿痹的文献进行研究和系统梳理,以便能使腿痹理论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1 腿痹的病名   古代文献中关于腿痹的论述多以症状出现于各论著中,对本病多以“腰腿痛”“腿肿疼”等表现进行描述。唐宋之前,多以“股”“胫”对“腿”进行论述;之后以腿论述较多,如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论“腿痹,缓纵不随”,元?朱丹溪所论“腰腿痛”“肩腿痛”等。明清之后对本病的论述逐渐丰富和完善,如清?傅山《傅青主男科》及张璐《张氏医通》专门论有“腿痛”。现代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首次完善“腿痹”理法方药。临床上依其发病特点,腿痹还有不同称谓。   1.1 股 痛 股,特指大腿。古代文献中的“股痛”就是指大腿疼痛,是本病主要表现之一。早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论有“鱼股痛”。《黄帝内经》论有“腰股痛”。明?楼英《医学纲目》曰:“经云: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股。”孙文胤《丹台玉案》列有“股痛门”。《张氏医通》论有“大股痛”。股痛以临床表现为病名,应包含在本病之内。   1.2 胫痹(胫痛) 胫,指小腿。古代文献中的“胫痹”“胫痛”多指小腿部的痹痛,也是本病主要表现之一。魏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最早论有“胫痹”“胫痛”,曰:“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胫痹不仁。”《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普济方》等也论有“胫痹不仁”“胫痛”等。胫痹作为病名,应包含在腿痹概念之内。   1.3 腿 痹 首见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足少阳经为风寒暑湿流注,……腿痹,缓纵不随。”《立斋外科发挥》《古今医统大全》等也随其说提及“腿痹缓纵不随”;另外,《立斋外科发挥》《续名医类案》则论及“腿痹不仁”等;《证治准绳》提出“肩背腿痹,腰腿不随”。以上“腿痹”多作为症状和病机论述。娄多峰首次将“腿痹”作为病名提出,在《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中论有腿痹,并列有腿痹医案11例[5]。娄玉钤《风湿病诊断治疗学》首次把腿痹作为肢体痹之一进行论述[6];随后《中国风湿病学》最早独立章节对腿痹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调护预防等进行论述,完备其理法方药[7]。其后被多书所采用[1,8]。   1.4 腿 痛 腿痛是本病的最主要症状,文献中多以此症状来称呼本病。《傅青主男科》《张氏医通》专门论有腿痛。《神应经》《针灸聚英》《立斋外科发挥》《本草纲目》《针灸大成》《续名医类案》《类证治裁》《杂病广要》等也论有腿痛。根据疼痛的具体部位不同,腿痛又有不同的称谓:腿痛伴有腰痛,称为“腿腰痛”或“腰腿痛”,《诸病源候论》《普济本事方》《普济方》等论有腿腰痛;而《普济本事方》《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论有腰腿痛。腿痛伴有膝痛,称为“腿膝痛”,如《古今医鉴》《不居集》等论有腿膝痛。腿痛连及足部,称为腿足痛(腿脚痛),如《临证指南医案》《经历杂论》论有腿足痛;《嵩崖尊生全书》论有腿脚痛。另外,《丹溪心法》《医学入门》等也论有“肩腿痛”等。因为腿痛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故也成为历代文献对腿痹最常用的称呼,甚至相互通用。其实两者是有所不同的,腿痹虽然以腿痛为最主要症状,但还包括腿肿、重着、麻木等多种临床表现,因此有待进一步规范。   1.5 下肢痹 因为腿是指整个下肢,即髋以下、踝以上的部位,因此腿痹又称下肢痹。娄多峰最早在《痹证治验》中把痹病着于下肢部(腿部)者称之为“下肢部痹证”[9]。娄玉钤《中国痹病大全》把腿痛归为“下肢痹痛”论治[10]。《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则把腿痹归为“下肢痹病”论述。   2 腿痹的病因病机   本病早期以邪实为主,多由感受外邪,或劳损外伤等所致。日久病邪入里,甚或涉及脏腑,或年老体虚,筋骨失养,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2.1 感受外邪 久居冷湿之地,或涉水冒雨,身劳汗出等,感受寒湿之邪,寒凝湿滞,致经脉受阻;或因长夏湿热交蒸,感受其邪,湿热下注,阻遏经脉,痹阻于下肢,而发本病。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坐卧湿地,或为雨露所袭,……腿膝或肿。”“足少阳经为风寒暑湿流注,……腿痹,缓纵不随。”宋?杨??《杨氏家藏方》曰:“经络寒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