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进小波阈值算法在语音减噪中应用
改进小波阈值算法在语音减噪中应用
摘要:针对Donoho提出的硬?值函数和软阈值函数存在的缺点即硬阈值函数会产生附加震荡,产生跳跃点,使原始信号的丢失其本身具有的平滑性。软阈值函数估计得到的小波系数由于会压缩信号,会产生一定的误差,直接影响到重构信号的准确度的缺陷,改进了一种小波阈值算法。并在含有噪声的语音信号中应用该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抑制了噪声。
关键词:小波变换;语音信号;去噪;MATLAB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2-0194-02
1 概述
如今的语音识别被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而在生活中很难能有比较纯净的语音信号,大多含有噪声。因此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语音信号,语音去噪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近些年来,去噪算法的不断提出,小波分析理论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显示出了其非常好的去噪性质。由于小波在时域和频域上同时具有非常好的局部化性质,因此就可以更好的研究所需要研究对象的更深层处的东西。
20世纪四五十年代,Gabor提出的短时傅里叶变换所具有的局部特性为小波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Strormberg提出了一种支撑长度无穷的正交多项式小波,到20世纪90年代,Mallat在实现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多分辨率分辨分析的概念。该算法具有与快速傅里叶变换相同的重要性。早期语音去噪的算法基本上都离不开滤波器,设计这个滤波器就是将语音信号中的噪声去除,滤波器的这种方法只能对具有线性平稳这个特性的信号有很好地去噪效果,而自然界中的信号并不都是具有这样的特性的,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非平稳信号,宽带噪声,因此早期的语音去噪算法在处理从自然环境中录下的语音就不能的到号的效果,而小波去噪算法由于其具有非常好的保护信号边缘细节的性质,在语音信号处理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文献[2]通过修改小波阈值函数和修正阈值系数来提高小波阈值去噪的去噪效果。文献[3]根据语音信号的浊音和清音的特点,提出一种在阈值函数中引入参数,通过调整参数来获得最佳小波系数的阈值估计值方法提高了小波阈值去噪的去噪效果。
2 小波变换原理
2.1 连续小波变换原理
对任意函数f(t)属于L2(R)的连续小波变换公式如下:
[Wf(a,b)==a-12Rf(t)Ψ(t-ba)dt] (1)
其重构公式(即逆变换)如下:
[f(t)=1CΨ-∞+∞-∞+∞1a2Wf(a,b)Ψ(t-ba)dadb] (2)
由于基小波[Ψ(t)]生成的小波[Ψa,b(t)]在小波变换中对被分析的信号起着观测窗的作用,所以[Ψ(t)]还应满足如下的约束条件:
[-∞+∞Ψ(t)dt∞,Ψ(0)=-∞+∞Ψ(t)dt=0] (3)
2.2 离散小波变换原理
对连续变换公式中取[a=aj0,b=kaj0b0,j∈Z,]将步长因子[a0≠1]设定为一个确定的值,且一般设[a01]。由此可以得出离散小波函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Ψj,k(t)=a-j/20Ψ(t-kaj0b0aj0)=a-j/20Ψ(aj0t-kb0)] (4)
而对于离散小波函数一般使用[a0=2,b0=1]的二进离散小波。因此,可得(4)式的变形如下:
[Ψj,k(t)=2-j/2Ψ(2-jt-k)] (5)
从式(4)和(5)可以得出离散小波变换的计算公式如下:
[D[Wf(j,k)]=2-j/2Rf(t)Ψ(2-jt-k)dt] (6)
3 改进的小波阈值算法
3.1 小波阈值去噪的原理
Donobo提出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小波变换(采用Mallat算法)获取信号的小波系数,此小波系数包含有关于信号的重要信息,将信号经小波分解后可以看出有用的信号所产生的比噪声所产生的小波系数要大,选定一个阈值,将大于这个阈值的小波系数看作是信号所产生的,反之则是由噪声所产生的,并将其值置为0。从而达到去除噪声的目的。最后利用小波变换的逆变换进行重构获得去除噪声后的有效信号。而该算法的最关键的部分在于如何设置这个阈值,由D.L Donoho提出的软、硬阈值函数分别如式(7),(8)。
[μj,k=sgn(ωj,k)(ωj,k-λ),ωj,k≥λ0,ωj,kλ] (7)
[μj,k=ωj,k,ωj,k≥λ0,ωj,kλ] (8)
其中sgn()为符号函数,阀值[λ]为[σ2logN],σ为噪声的标准差,可通过最小尺度上的小波系数来估计,其估计值,其中[σ=2*median(ω1,k)0.6745]表示取第一层小波变换系数ω1,k幅值的中间值,N为信号长度。
3.2 改进的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改良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价值.doc
- 改良岛状皮瓣在手部组织缺损与手指修复中临床应用.doc
- 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中应用价值分析.doc
- 改良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愈合性伤口研究.doc
- 改良布朗氏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中应用.doc
- 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应用.doc
- 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doc
-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价值.doc
-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作用.doc
- 改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效果探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