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农村建设中村级债务问题探讨
新农村建设中村级债务问题探讨
[摘要]当前,沉重的村级债务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困扰农村基层组织运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文章在分析村级债务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级债务;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8)12-0100-0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对于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方向和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是一条充满挑战、布满荆棘的艰难之路。其中村级债务就是首先需要攻克的难关。村级债务不只是局部地方的特殊问题,而是一个普遍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农村税费改革使这一问题更加凸现出来。普遍而沉重的村级债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新农村建设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加重村级债务。如何既要有效化解村级债务,又要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这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村级债务的现状
1.债务数额巨大,覆盖面广。村级债务的覆盖面非常广泛,且数额巨大。农业部在1999年采取抽样调查发现,全国村级约有3600亿元的债务,2006年上半年该数字已经达到4000亿元。陈浩、赵冬媛等人对分布在全国30个省(区、直辖市)的223个样本村进行的村级债务调查显示,负债的村是109个,负债面48.9%。223个村集体年末负债余额5142.73万元,村均负债23.1万元,人均负债102元。2003年,109个负债村的村平均负债是47.2万元,人均负债215元。在223个样本村中,0-50万元之间的村级债务占样本村总数的76%,说明较普遍(陈洁、赵冬媛,2006)。但在具体负债额度上,村级债务在地区间的分布极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发达地区高于落后地区。
2.债务来源多元化。由于借贷资金来源多元化,债权人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主转向了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为主。从债权主体的角度看,村级债务基本上可分为银行借款、财政部门借款、村级干部、教师的工资及优抚款拖欠、基建单位和私人的工程款拖欠、私人借款、统筹和提留款未缴足部分等。
3.债务结构复杂,用途多样。村级债务中,存在超越财力负担兴办企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借款垫支税费、借款利息形成的债务,有拖欠村干部工资以及借款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等方面的原因;逾期贷款额、果款及高利贷借款额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村级负担加重。根据农业部对全国161个利的调查统计,在村级债务中,用于生产性支出的占负债总额的29.12%,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的占负债总额的70.88%(其中上缴的税费占20.13%,教育支出占10.14%,卫生等公益支出占10.14%)。
二、村级债务的成因分析
(一)村级债务形成的体制原因
1.农村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从制度上分析,村级债务的形成是现行农村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所致,如土地制度上集体所有权主体缺位;组织制度上决策的内部主体(村民)缺位;财税制度上财权和事权不对称等等。村级债务产生的制度性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财政、分配等经济方面的相应制度却未能及时配套跟上。如农村缺乏建设资金来源;在城乡二元发展格局中片面提倡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经济主体与经济活动的决策者错位;农村经营体制上产权关系与分配体制不协调等等。此外,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与集体由过去的统一核算关系变成了交纳提留的外部关系,二者之间是两张皮,农民对集体事务的关心程度下降、监督管理作用减弱。农村现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是村级负债的基本诱因和体制依托。我国村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低的现状,以及国家长期以来对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倾斜政策,是现阶段我国村级公共产品建设资金不足、部分村级过度负债以及债务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等的根本原因。
2.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规范。张文兵主张从公共物品供给的角度剖析村级债务的形成机制,在区分乡村两级债务的同时从制度上寻找造成村级负债的深层次原因,这就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不规范(张文兵,2001)。
(二)村级债务形成的人为原因
1.盲目建设形成的债务。一些村级集体积累极少,虽然国家对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资金扶持,但上级部门扶持资金有限,村级承担的资金远远超出经济承受能力;有的村不切实际,盲目上项目,诸如兴办学校、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自有、自筹资金不足,缺额部分只有靠借贷来支撑。
2.举债完成上级税费形成债务。税费改革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文桥中学少年宫素描组活动计划.doc VIP
- 家电生产产品检测员岗位责任制.doc VIP
- 火灾报警控制器标准GB4717-2024专题培训.pptx
- 缓解学习压力与调整心态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钢纤维混凝土破坏机理及力学性能试验报告.docx VIP
- 浙教版人自然社会三年级第9课 避暑胜地莫干山 课件.ppt VIP
-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主题一 2.我做非遗小传人 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版六年级上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