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关键词:文学教学;大学生健康人格;挫折教育;人文教育;情感教育   摘要:文学教学注重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挫折教育和人文教育,从而能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地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品质,以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应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进取精神,以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文个性,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8)05―0132―05      大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塑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人格健康完美与否是检验素质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尺度。近年来由于个别大学生人格退化、裂变而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事件,如伤熊事件等。鉴于此,许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已多方面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和方法,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付诸实施。但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而文学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有着明显的优势。文学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人格的理想课程之一。本文拟从文学教学角度探讨如何利用文学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来培养大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笔者认为,文学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一、注重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育人当以德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尤其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无论古代或现当代文学作品,大多内容生动,形象鲜明,感情强烈,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利用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其优势非常明显。在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情感教育,不断地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1.注重道德情感教育   无论是古代文学作品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一般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修养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文学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内涵,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代作品中的“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荀子?不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战国策?赵策三》)以及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离骚》),“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渊明《杂诗八首》其一),“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龚自珍《明良论二》),等等,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恭敬辞让、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同情他人、讲究诚信、明廉知耻等美德,这是我们今天培养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的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      2.注重爱国情感教育   爱国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经久不衰的传统思想,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深厚的民族情感,对培养现代大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历代的诗人、词人以其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时代强音。“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的屈原是我国最为后人称道的爱国诗人,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忠君爱国、为国殉难的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成为后世有识之士效法的楷模。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与杨德祖书》),鲍照的“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代出自蓟北门行》),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三十五),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二首》其一)等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民族前途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同样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性情。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历史题材小说如姚雪垠的《李自成》、蒋和森的《风萧萧》、鲍昌的《庚子风云》等,散文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杨朔的《香山红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诗歌如闻捷的《祖国,光辉的十月》,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历史剧如郭沫若的《蔡文姬》,等等,都表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