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作用与途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教育作用与途径

文学教育作用与途径   现代教育强调为政治、经济服务,为科技发展和大工业生产提供后备人才,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格完善,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求真向善趋美的本性扭曲,甚至迷失了精神家园。文学教育正是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个性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一)纯洁道德,树立人生理想。    “文以载道”,文学从它产生时起就肩负着道德教化的责任,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重要功能。文学经典所宣扬的道德精神会成为大学生人格培养、理想确立、道德熏陶的重要食粮。   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思想。儒家宣扬的仁义礼智信的人伦规范,“正心”、“修身”的行为方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最全面、最深刻的阐释。读屈原,那九死不悔、上下求索的告白,展示了不随俗沉浮的高洁人格,良心、道义、使命感、奉献精神充盈在字里行间。读杜甫,爱国的情怀深入到骨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事和家事早已水乳一体;茅屋为秋风所破,还幻想着用“广厦”“大庇天下寒士”。辛弃疾那慷慨纵横的词章,陆游魂牵梦萦、老死不忘的情怀,早已自觉地把自我追求与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李清照以女流之辈在宋朝南迁苟安时,书写“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誓愿;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格信念怎能对我们的人生没有启迪与激荡!      (二)化解苦痛、战胜挫折,培养健全人格。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1]苦难总会不期相遇,挑战苦难成了面对苦难的唯一选择。观照古往今来文学家漫漫人生之途,从一段段绚丽的旅程中去体味借鉴,我们可以获得独特的心理素质教育。   “文章自古憎命达”,坎坷和不幸是文学家丰厚的财富。我们喜欢司马迁《史记》,决不仅仅因为这部文学和史学著作本身,还包含了他那种忍辱含垢、发愤著书的人格精神;我们喜欢苏轼,也是喜欢他面对几十年宦海沉浮能泰然处之,随遇而安,化解苦痛从而战胜苦痛的精神;当代作家史铁生对于自身生命、死亡、人生意义的深层思考,充盈于《我与地坛》、《病隙笔记》的文字当中……苦难不但丰富了生命的内涵,又为日后战胜苦难积累了经验。因此,苦难感、幸福感、成就感与人生意义,在我们的生命中是融为一体而交感互动的。      (三)提升精神,感受生活的诗意。   冯友兰将人生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所以将生命融入自然,与万物对话交流,悲天悯人,培养博大而深沉的情怀,无疑是人的首选价值。现代文明让我们的心灵常处于一种焦灼甚至木然的状态,心灵感受越来越缺乏诗意。通过学习经典作品认识生活的面貌,感受生活的内涵,提升人文精神,正是文学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远离粗俗、愚钝,走向精致、聪慧的生活,是崇尚高尚、向往崇高,是在生活中随处都能感到意趣和美的存在,是对生命的领悟、肯定与热爱。叶圣陶也告诉我们:“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取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我们对诗意的追寻已超出“水仙花”的慰藉,引导学生体悟生命,点燃激情,塑造健全的人格。批注过《水浒》、《西厢》的金圣叹用“不亦快哉”表现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每一丝细微的生命波澜都能触动他灵魂的颤抖;宋代文学家王禹??被贬黄州,建竹楼为文道:“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2]苏轼有一不足百字的短文《记承天寺夜游》,道出了与友人庭院赏月的美景,他感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我们所缺的也正是这种与自然对话的闲情逸致。   大学语文课堂无疑是进行文学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通过下列途径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      (一)强调原真性阅读。   原真性阅读没有功利目的,完全凭个人兴趣爱好,由内在动力驱使,是学生接受人文精神辐射的重要途径。林语堂说:“阅读是灵魂的壮游”,因为短暂的生命体验和狭小的生活阅历很难支撑人的精神大厦,我们必须借助阅读来丰富心灵世界,提升精神品格。   阅读的内容当然是经典。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以物化的方式延续下来的终究是少部分,祖先留给我们更多的是经典。经典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并保持永恒的魅力。经典中包含着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以及得失荣辱、贫富贵贱、安危穷达、爱恨善恶的深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