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宋诗理与趣
浅析宋诗理与趣
摘要:宋诗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思理,在立意上创新,在内容上偏重于哲理思辨。宋诗之“理”引人思索,给人智慧。同时,宋诗表现出一种“乐”的时代主题,对诗之“趣”的追求和表现更成为宋诗的一种普遍风尚。文章分别从“理”和“趣”两个方面来分析宋诗的特点,研究宋诗的审美倾向。
关键词:宋诗;理;趣;审美倾向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3-0151-02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较之唐诗,宋诗更注重理趣,表现了诗人从对自然、社会的外在兴象转向内在人生理念世界的开掘。在繁荣兴盛的宋代文化氛围中,宋诗在唐人遗风中变革自立,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宋诗之“理”
谈到宋诗,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它和唐诗作一番比较,然后便对二者的优劣进行一番争议。这种争议,自南宋以后,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成为中国诗歌美学批评史上一个特殊的现象。正如近人齐治平在《唐宋诗之争概述》中所说:“而唐宋诗之争以起,自南宋以迄近代,历时八百年之久,实为文学批评史上一大公案,学诗谈艺者不容不注意及此也。”
宋人张戒在其《岁寒堂诗话》中对苏轼“以议论作诗”和黄庭坚的“只知用事押韵之为诗”深为不满,这是宋人批宋诗的滥觞。宋人对宋诗批评最严厉且最有代表性者当推严羽。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云:“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可谓不幸也。”到了近现代,对唐诗与宋诗的评论就显得比较客观,最具代表性的有如缪钺《论宋诗》:“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
由此可见,宋诗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思理。诗的思理,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来阐释抽象的自然与人之间的哲理。诗的思理,是诗的哲理和诗的感情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体。是诗人通过敏锐的观察、深切的审美经验的体会,从自然界的物理现象中,从人类社会所包容的生活内容中去提炼和概括,并通过形象表达出来的一种真理性的认识。诗歌所具有的这一特殊的思想性,其作用在于:引人思索,给人智慧,启迪人们去对自然、人生、宇宙世界作出更深入、更准确的研究和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在宋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哲理,有别于一般的抽象、空乏的理,它是一种理趣。它是通过理的表现过程,让人产生一种艺术的审美感受。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便是通过观察事物悟出事物妙理的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蒙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写初晴及雨后两种状态下的西湖:初晴之下,水光潋滟;细雨之中,山色空蒙。不论哪种情况下,西湖都是美的,为表现这个事理,诗人顿生妙想,把美女西施作为喻象,得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哲理诗句。这既是对西湖的看法和评价,更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哲理。
二、宋诗之“趣”
北宋时期,实行抑武修文的统治政策,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既是这一政策的集中体现,又是对文武之臣的劝乐宣言,这使得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享乐之风盛行,在诗歌创作上“怡性情、娱僚宾”的诗歌作品大量涌现,表现为娱情适性的文坛创作的社会风气,并使文学表现乐的主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宋初诗坛表现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明快、怡然的清新情调,宋诗鲜明地表现了“治世之音安以乐”的时代特征和创作风尚,与这种怡情适性的普遍社会风气相适应,宋代诗人更趋向于对艺术美的追求,即对诗歌创作“趣味”、“兴趣”的崇尚和追求。如严羽《沧浪诗话》指出,“诗有别材,诗有别趣”,体现了对诗作“趣”的追求,故宋人论诗,特别讲究诗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宋初诗歌表现出了对“诗趣”之审美的普遍追求。
所谓“趣”,是指意趣、兴味、情致等。趣是艺术境界的极致。在宋人诗作中,“趣”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以“情趣”、“禅趣”为例具体说明。
(一)情趣
情趣是在对寓于情趣的自然小景和具体事物的叙写中融入哲思理趣,做到情、景、理的浑然一体。言在此而意在彼,具有一种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杨万里的诗歌多表现为这种形式的趣味性。《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里孩子们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组成了一幅令人沉醉的艺术画卷,这是人与自然关系最亲切最富有诗意的一刹那,是人对自然一种最本能最天真的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雷赛智能L6RS系列交流伺服系统使用手册.pptx VIP
- 弘历软件大战略功能讲解.ppt VIP
- 北京化工大学实验二二氧化碳的PVT测定报告.pdf VIP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黑布林格列佛游记中文翻译.docx VIP
- 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专项施工方案.docx
-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授课课件 第二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27.1 反比例函数.ppt VIP
- 23年秋七年级劳动技术 第一单元 传统工艺制作编制收纳筐 教案.docx VIP
- 2025年恒丰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14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参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