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民营企业发展历史比较及其启示.docVIP

日韩民营企业发展历史比较及其启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韩民营企业发展历史比较及其启示

日韩民营企业发展历史比较及其启示   [摘要]日韩两国自战后以来涌现出一大批象丰田、东芝、松下、三星、现代、LG等众多跻身全球500强的巨型民营企业,而中国却没有一家民营企业位列其中。人们可以从各国民营经济发展中找到原因。作者通过对日韩两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比较,发现了其中有许多有利于其民营经济发展的共性的地方,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历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8)03-0131-04      The Comparis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Owned Enterprise Between Japan and Korea   Ding Yueji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16)      Abstract: After the war between Japan and South Korea, many private enterprises from Japan and South Korea such as Toyota, Toshiba, Panasonic, Samsung, Hyundai and LG are on the list of world top 500, but no one private enterprise from China.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the reason can be found.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between Japan and South Korea, useful experience are draw on and useful suggestions for the China private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private-owne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istory; comparison research      一、日本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特殊背景下成长的日本大型民营企业――日本的财阀   日本的财阀在二战前被称为财团,是明治维新后因政府的扶植而逐步发展成的具有垄断性质的大型控股公司(也被称为财阀康采恩)。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政府,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近代市场制度和市场体系,形成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同时,明治政府还采取相应措施扶助家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如实施财政倾斜政策、低价转让官营企业等。在政府的积极干预和当时的战时经济体制下,日本的家族企业依靠国家力量,在规模上迅速膨胀,在经营领域上实现多元化,于是在战前出现了一种能在跨行业领域发挥重要影响的寡头式家族企业形态?D?D财阀。这个时期的财阀企业通常以家族合伙制组织形式的公司为中心,通过持有股份控制一些与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银行、贸易公司及制造和矿冶企业等股份公司。这些公司通常还拥有一些规模更小的下游企业。整个财阀企业集团的管理结构通常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集权化的垂直统治的家族康采恩或家族卡特尔形态。在国家的扶持和保护下,出现了十几家财团,其中最有实力的是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家,通称日本的“四大财阀”。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以反垄断为名,解散了日本的财阀组织,但保留其银行组织。从1951年开始,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又逐步采取了扶持垄断资本的政策,使日本的财阀组织得以重新组合。1953年,日本政府对“禁止垄断法”进行了修改,放宽了持有竞争关系的公司的股份及兼职的限制,如金融机构持股限制由5% 扩大至10%,缓和了对卡特尔的限制等。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旧财阀的金融机构重新聚集了原来的下属企业,以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高度融合为基础,演变成日本的新财团。新财团在企业体制上完全摒弃了以家族为中心的僵化体制,在管理方式上突破垂直的封闭统治,在营销方式上突破了家族卡特尔的族内运作体制。总之,日本的财阀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是日本民营企业的主角和核心。    (二)独特构造下充满活力的日本民营中小企业的形成   谈到日本企业,人们立即会联想到诸如丰田、三菱、松下、东芝等知名大企业。然而,在日本99.7%的企业是鲜为国人所知的中小企业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