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式络筒机发展及GA036精密络筒机应用.docVIP

松式络筒机发展及GA036精密络筒机应用.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松式络筒机发展及GA036精密络筒机应用

松式络筒机发展及GA036精密络筒机应用   随着色织行业的发展,筒子染色工艺被广泛采用,因此松式筒子纱的需求量逐年上升。随着纱线支数的提高和织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丝光纱、烧毛纱需求的扩大,纱线附加值的增加,无一不对筒纱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许多企业增加紧筒导松筒工序,或者自动络筒增加松筒功能。筒纱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筒子染色的等级,其与筒子的密度、成形等诸多指标有关,文中筒纱质量只谈及密度的均匀性和重叠,其他因素从略。         一、络筒机的卷绕类型与重叠的危害      1. 络筒机的卷绕类型   络筒机的卷绕类型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等升角卷绕,存在纱线卷绕重叠现象;另一种是等螺距卷绕,可以解决重叠问题。   (1)等升角卷绕   槽筒导纱的络筒机,其筒子的圆周卷绕速度和导纱往复速度之间保持恒定的比率,纱线交叉角维持常数。筒子由槽筒摩擦传动,其特点为卷绕机构简单,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防叠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重叠问题。   (2)等螺距(或等卷绕比)卷绕   导丝钩(兔子头)导纱、拨片导纱等导纱形式均可实现等螺距(或等卷绕比)卷绕。不论筒纱直径如何变化,每一往复导纱过程,卷绕的纱圈数恒定。   等螺距(或等卷绕比)卷绕是积极式的,可以通过正确地选择卷绕比彻底避免重叠,因此等螺距(或等卷绕比)卷绕被称为精密卷绕,彻底解决了筒子纱的重叠问题。该导纱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能适应各种纤维的卷绕,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应用。   2. 重叠的危害   重叠现象一直是困扰络筒工序的一大问题,严重的重叠会带来不良后果,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当筒子上形成重叠的条带时,筒子表面凸凹不平,与槽筒接触的表面积减少,接触摩擦不均,筒子与槽筒相互作用时要产生震动,损伤纤维,使筒子两端纱线易造成塌边或形成珠网瑕疵;   (2)在重叠的条带中纱圈相互嵌入,增加了筒子退绕时的摩擦阻力,容易造成退绕时的断头、脱圈或乱纱等,制约了整经、浆纱、织机和针织机的生产效率;   (3)重叠区域的纱线卷绕比较紧密,造成筒子密度不均,如采用筒子直接染色,将会妨碍染液浸透,以致染色不均,引起色差。         二、国外松式络筒机的导纱形式及发展趋势      1. 国外松式络筒机的导纱形式   (1)槽筒导纱形式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KAMITSU.SEISAKUSH(神津)公司的RT型松式络筒机及90年代意大利CORGHI(科吉)公司的BR松式络筒机等属此类型。   (2)导丝钩(兔子头)导纱形式   以意大利FADIS(发达时)公司为例,有卷绕系统为机械式导纱、卷绕角可调节的半精密式的TUAN ?C FT型松式络筒机和卷绕系统为电子导纱的精密、间层精密、固定卷绕角的SINCRO ?C FT型松式络筒机等。   CORGHI公司BR36松式络筒机、KAMITSU.SEISAKUSH公司SSP ?C MV精密络筒机,瑞士SSM公司TW1 ?C W DIGICONE preciflexTM 精密数码卷绕络筒机等,均为沟槽凸轮带动导丝钩(兔子头)导纱。   (3)拨片导纱形式   瑞士Siharer(沙拉)公司1975年首次展出PS型拨片导纱络筒机。1984年PSM型松式精密络筒机进入中国市场,受到用户的好评。印度PS公司的PPW ?C W精密络筒机也属于拨片导纱。   2. 国外松式络筒机的发展趋势   松式络筒机的导纱形式由槽筒导纱演变为导丝钩(兔子头)导纱、拨片导纱,从有重叠卷绕发展为精密卷绕和数码卷绕。   随着电子技术在纺织机械上的广泛应用,络筒机的机、电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结构逐渐简化。实现了人机对话,操作简单易行。   随着变频技术的广泛应用,由单面一只电机集体传动发展为每锭单变频控制和单电机传动。速度变化由机械有级到无级,发展为变频无级调速。速度的大小可以实现中央集体设置、控制,也可单锭单独设置和控制,快捷方便,适应性广。   随着精密卷绕和数码卷绕的发展,筒纱密度的均匀性提高,染色筒纱密度范围增大,纱线的适应范围变宽,一些“敏感纱线”、光滑纱线等筒纱成形和密度均匀性得到保证。      三、国内松式络筒机的发展概况      1. 1332SD松式络筒机   我国第一代松式络筒机1332SD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机型为集体传动,导纱形式为槽筒导纱,接触压力、张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筒纱只能适用大、中浴比染色,且筒子还存在着内、中、外层纱的颜色深浅不均现象,适应品种也比较少。   2. GA012型松式络筒机   80年代中期成功研制了GA012型松式络筒机,为现今国内市场上松式络筒机的主导产品。该机为双面槽筒式机型,集体传动;车速可达到 400 m/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