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植物护坡水文效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植物护坡水文效应

浅析植物护坡水文效应   摘要:在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茎叶与截留量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植物的降雨截留作用、消弱溅蚀、固结作用、抑制地表径流等水文效应。   关键词:植物 降雨截留作用 消弱溅蚀 固结作用 抑制地表径流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2(c)-0152-02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e of stem and leaf and rainfall interception based on the stud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It analyzes the hydrologic effects from aspects of rainfall interception,splash erosion reduction,soil fixation ability of root network,surface runoff control and so on.   Key words:vegetation;rainfall interception;splash erosion reduction;soil fixation ability of root network;surface runoff control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世界各国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紧密相连的基本前提则为生态环境的稳定。“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1]。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地球影响的规模空前加大,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尖锐矛盾,遭受了沉重的压力[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成了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当前,我国交通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等各项建设进展迅速,例如按《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待建公路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约8.5万公里。这些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原有的表层土及原生植物群落,产生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土边坡,导致出现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现象;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各类边坡工程,造成坡体沿线原生植被极大的破坏,裸露边坡长期受到降雨、地下水、河水、风吹、日晒及其它自然力的反复作用,表层易遭受损害。目前,对边坡的防护措施主要有工程护坡和植物护坡两种防护措施,其中工程护坡有支挡结构稳定边坡、坡面防护等。由于工程护坡在坡面生态和景观效应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其护坡效应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因此近年来,对边坡的防护由工程护坡逐渐发展到植物护坡技术上。   1994年9月首次专门以植物护坡为主体的国际会议[3]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标志着植物护坡开始受到学术界重视。国外一般把植被护坡定义为:“用活的植物,单独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和非生命的植物材料相结合,以减轻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1]。近年来,因植被破坏而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的灾害事件屡见报端,又反证了植物护坡的重要性与作用[4]。斜坡的不稳定性通常表现为表层不稳定、浅层不稳定和深层不稳定,草本植物及灌木的根系集中分布于土壤表层,能在较大程度上控制由水造成的斜坡表层物质迁移,对表层不稳定性有抑制作用;根系深的植物,包括灌木和乔木,对提高土壤强度、加强和锚固土层具有明显的效果,对浅层不稳定性有重要影响[5]。从植物护坡的水文效应方面考虑,植物护坡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植物地上部分对雨水的拦截与缓冲作用,因此研究植物茎叶与截留量的关系,对植物护坡的水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有关植物茎叶与截留量关系方面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有关植物茎叶与截留量关系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周德培,张俊云(2003)[1]研究认为植被具有降雨截留作用,这与张清春,刘宝元,翟刚(2002)[6]的分析结论相一致。植被截留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后又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逐渐趋于稳定并最终达到饱和。对于确定的植被,植被覆盖度及其叶面积指数,最大截留降雨量是一个常数,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史立新等(1997)研究指出在小到中雨条件下,植被的截留作用更加明显。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林冠的截留是损失率减小,降雨量与截留损失量之间呈幂函数反相关关系。杨新民(1988)分析2年的小区观测资料后指出,在降雨过程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